(今天收获蛮大的,值得记录。
我终于知道为啥我的文章逻辑不够清晰了……因为我考虑的情况太细,把每一种情况都考虑进去了,一个选题我可以发展很多条逻辑线出来,所以删了又删还是3000字以上……坑啊!明白了真好!
但是突然忘记要日更了,贴一段写了暂时没有用的内容。)
1.
恶性语言之所以能伤害一个人,是因为它影响了你对自己最核心的信念,即:“我有没有能力、有没有价值、是否值得被爱?”
“核心信念”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在我的内心深处,我认为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心理学家梁晓玲称“核心信念”是每一个人灵魂的命门。
如果一个人的“核心信念”是稳固的、强大的,那么偶尔、单次的外界语言攻击不会影响到他;但是如果这个攻击是长期性的、反复的、强制性的、集体性的,甚至是以爱的名义的,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一个人的核心信念很可能会受到损伤,给人带来长期性的负面影响。
很显然,能够用语言伤害我们的人,通常是我们在身边的,能长期和我们接触的人,如我们的父母、伴侣、朋友、同事等。在和他们长期的相处中,她们对我们的各种期待、负面评价、非议、强制性要求,以及贴标签等行为,很容易对我们形成一种隐形的语言暴力。
著名心理专家马歇尔·卢森堡说:
“也许我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谈话方式是暴力的,但语言,确实常常引发自己和他人的痛苦。”
02.
一个朋友给我讲述了她在一家公司被领导pua的故事。
她加入新公司的第一个月内,领导将她工作卡上的照片发到群里6次,说她长得丑,是该部门最大的“照骗”,经常公开拿她的相貌在同事面前调侃。
她当时没有意识到领导的言行不当,只是突然感到很自卑,但是后来越来越难受,有一次跪在地上哭了两个小时,浑身关节疼。
她说:“刚开始我还可以忍受,但是慢慢变得很胆小,感觉别人都在嘲笑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我一进公司就紧张……”
这位朋友后来离开了这家公司,最终也重新建立了自信。
生活中,有时候很难马上辨识出别人的言语带给我们的影响,因此有人总活得小心翼翼;但是仍然有另一部分人,能在各种非议中活得风生水起,她们是如何做到的?
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的核心信念。
(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