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有朋友问我在印度饮食的情况。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饮食文化是最能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的行为模式、性格习惯的。这里我就回应大家,根据我的所闻所见,集中聊聊一下印度的饮食,也顺便谈谈印度人的其他方面(随想嘛,就是随便瞎想想)。文中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大部分是我自己拍的。
印度饮食概括来讲,就是“简单的食材+调料的主角地位+独特的烹饪方式”。
先说说印度饮食几个基本元素的构成。
一、印度菜的主食
主要是米饭和面食。正宗的印度米饭是用一种闻名世界,名为Basmati的米做成。这种米粒饱满纤长,煮熟了是松松软软、一粒粒的形状,特别像南方那边籼米的感觉。
印度的面食,主要是烤饼、面饼,有点像咱们国家北方的烙饼,不过奇葩的是,在印度吃了几天饭,基本上每次吃的饼都是烤糊的,也许印度人就喜欢这种糊糊的感觉。
注意:所谓的“印度飞饼、甩饼”在印度是没有的,属于典型的“假冒伪劣产品”中的“冒”。“印度飞饼”据说发源于东南亚和香港一带,那里居住着大量印度移民,那里的印度厨师为了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在传统印度烤饼的基础上,创制了“飞饼”,一“甩”成名,也误导了中国消费者。
其他主食没吃过,没有发言权,不予介绍了。
二、印度菜的菜品
其中肉菜主要是山羊、羔羊、鸡、鱼虾和海味,因为印度教忌食牛肉,伊斯兰教忌食猪肉,所以这两种肉你在印度是看不到的,我在印度只见过两种肉——鸡肉和鱼肉,鱼肉相对见得也少,实际上就剩下鸡肉了,想起了《鸡犬不宁》中刘兵那句台词:“烧鸡、炸鸡、煮鸡、熬炒鸡,全都是鸡,你看我这肚子,都是吃烧鸡吃哩!”说真的,吃鸡吃的我……回国后,谁再让我吃鸡,我就跟他急!
素菜有茄子、蕃茄、洋葱、菜花、鲜辣椒、碗豆、土豆、圆白菜、菠菜、小扁豆等。由于吃素的人较多,所以水果、坚果等在印度的日常饮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印度人素食者多,且等级越高荤食者越少,等级低者才乐于吃肉食,曹刿说的“肉食者鄙” 在这儿派上用场了。印度人喜欢喝奶红茶、咖啡、酸奶等饮料,奇怪的是,他们不吃牛肉,却喝牛奶,真是诡异无比。
三、印度菜的调料
毫无疑问首推咖喱粉,这是印度菜当仁不让的主角和灵魂。咖哩粉是由多种香辛料混合调制而成的复合调味品,主要材料有红辣椒、姜、丁香、肉桂、茴香、小茴香、肉豆蔻、芥末、鼠尾草、黑胡椒等,颜色也不止是金黄色,依据材料不同,还有其他许多颜色。有黄咖喱、红咖喱、绿咖喱等等。
除了咖喱粉,其他用到的调料还有洋葱、小蘑菇、青椒等等。其中用的最多的是洋葱。
还有几种蘸料和配餐需要介绍一下(仅限于我吃过的):
黄豆泥――用机器压制而成,泥中加有胡椒粒、盐。
绿酱――用香菜末、洋葱、盐、柠檬汁、青辣椒作成的泥状蘸料。
黄瓜奶露――在新鲜柠檬糊状奶酪里放入小黄瓜、洋葱及番茄。
甜食――常见的印度甜食有:印度雪糕、奶酪球、各种生果甜肉、米糕等。
点心――常见的印度点心有:咖喱水饺、奶油蛋糕、冰淇淋、各种英式布丁等。
印度人不爱喝汤,他们认为任何一种汤,也不如水来得爽快。印度人吃饭时,喝上五、六杯水是极为正常的事情,水与奶茶就是印度餐桌上的“汤食”。但给我们上的有汤,比如这个:
我嫌太淡,加入了胡椒粉,居然喝出了酸辣乌鱼蛋汤和少许胡辣汤的味道!
然后我在机场候机时……吐了。
这主要是我消化系统不好,水土不服,跟汤没关系、没关系。
四、印度菜的烹饪
主食米饭是煮,面食是烙烤,肉有烤制,也有烩的。菜品主要方法是用咖喱粉调制出浓汤汁,然后用平底锅炒、烩出来。
印度人的就餐方式不得不提一下。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原因也很简单,因为他们很依赖触觉。印度人觉得如果是用筷子或者是用叉子吃饭,就会阻挡吃饭所带来的触觉,从而影响进餐带来的快感。他们吃饭注重的是食物所带来的触觉和快感,不像我们注重的是食物的味道;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用手去试验食物的温度,以免食物太烫而伤到舌头。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
当然,城市里很多人是使用刀叉,他们照顾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是提供刀叉的,偶尔居然提供筷子,给你一个小惊喜。
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讳的,那就是他们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绝对不得用来触碰食物。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专门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第一篇文章里我介绍印度人用手只做两件事,左手做什么,你懂的),因此吃饭时,他们的左小臂一般沿桌边贴放,手垂放于桌面以下,或是干脆把左手藏在隐蔽的地方。
饭菜做好后,印度人是用一种小铜盘盛食物,因为没有亲眼见,不好说材质,只能瞎猜。盛后效果是这样的(网络配图):
但我们吃的是自助餐,所有食材必须放在一个大盘子里,于是乎就形成了以下诡异的画面:
是不是画风很清奇?反正我的联想和心理暗示能力比较强,越盯着看就越像某一种或某几种不洁之物,越想越没食欲。我严正声明,这是我的问题,我的问题,跟美味的、饕餮至享的印度食物一点关系也没有哈。
印度的效率……对不起,话题转的是不是有点突兀?好吧,印度的食物很美味,但印度的效率远远赶不上印度食物,这样转可以吗?
说效率,就得说印度人的时间观念。除了第一天印度的司机同志提前十分钟来接我们,严重冲击了我们对三哥的固有印象外,其他情况下只能加固这种印象。说好早上八点五十接,结果九点半也不见个人影,大队人马在酒店门口焦急等待。
据初步了解,印度人不守时也是一种自然影响和宗教文化传统。
自然影响上,印度生存环境在热带、亚热带,从实际情况看,这个位置生活的民族都没有温带、寒带生活的人有时间观念,主要是粮食生产决定的,在一年四季都能生产粮食的印度,很多人躺着就能等到天上掉下椰子、掉下芒果,咱们温带那边,没有时间观念,就没有产量,播种错过十天半个月,就可能秋天没有好的收成,来年就会挨饿,这样能不注重时间观念吗?
宗教文化传统上,印度教教徒接受的是非常长的宗教时间观念,在印度人眼中,人的一生时间只不过是一个“神年”的1/4左右,也即一个神年的一个季节,又何必那么在意人世间几个小时的时间呢!从宗教时间来看,人世间的1000年也不过是几个神年,对不注重历史时间的印度人来说,《沙恭达罗》作者的出生年月差上1000个“人世年”没什么关系,只不过3个“神年”嘛!说白了,其实印度的时间观念,就是“神一样的时间”,岂是我们这种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在机场,几个人托运行李花掉一个小时不说,名字还打错了,弄得差点登不了机。不过,我们明白了其中缘由,碰上这样的印度人,无怨无悔,而是用看见神的使者的那种崇敬眼神望着他们,真崇拜。
ps:印度卫生间的马桶开关也相当奇葩:
用了好大力气才推动,然后飞流直下三千尺……在印度,真是需要“大力出奇迹”啊!
每个马桶旁边,都会有这样一个小水龙头,干什么用的?你猜。
反正我是不会碰的,只能用欣赏的心情远远望着,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