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待得越久,见闻越多,就越发觉得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国度,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很“人才”的国度。
行至加尔各答,这种感觉愈发强烈。
你看, 风景名胜是真美。
风景名胜外面立即就被这种景象包围。施工就施工呗,最简单的围挡和防护网也没有。
也有高楼。作为印度第三大城市,我很想拍拍他们的楼房,终于发现了现代化的高楼,虽然目测是我国二十年前的水平。
也有大型购物商场。
加尔各答比德里强,强在更现代化一些,最起码有高架桥。
但挨着楼房和高架桥的,立马就是这个,一点过渡也没有。
富人住的别墅,看起来着实气派,富丽堂皇,绿树成荫。
穷人住的地方呢,就是这个鬼样子
还有直接睡大街上的。
这辆公交车不算破,但满车是灰,这不能用“穷”来解释,这只能用“懒”来解释。
而且晚上交通极其拥挤、混乱,笛声乱起,很多车上都有剐蹭,也就保持那个样子,也不修,随遇而安。不过混乱归混乱,却极少见到交通事故,仿佛有一种混乱中的“秩序”在支配。
印度人很友好、热情,也很阳光。早上起来会和你亲切打招呼,在大街上会主动问你“Where are you from?”,知道你从中国来就会竖大拇指:“China,ok!”遇见你拿重行李不方便,也会主动来帮助你,也很愿意与你交流沟通。
当然,也会经常地不守时,并且在接待时马虎大意、不注重细节,比如接一个30人分团的车,居然只有20个座,从机场到酒店一个多小时,几个人差点就要坐别人大腿上赶路;整个自助餐厅只有十几个座,根本不考虑就餐人数,结果剩下的人只能站着吃,比如我这样,喏:
总是在想:印度人脑子里在想什么呢?他们为什么把这么多看似矛盾的东西集于一身呢?按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有客人来了,不说衣着光鲜,最起码也是起码得收拾得利利索索、干干净净,他们却是平常如何就如何,涛声依旧;我们总喜欢客人能看到我们最好的一面,会花费巨大精力设计路线、研究方案,他们却坦坦然然把自己的各个方面放开给你看,美也好、丑也罢,不是那么在乎;如果说他们一点不在乎,也不尽然,访问科技理工学院时,他们一位学生也提到了自己国家基础设施落后,希望中方给予意见建议,看来对自己的现状也有一定认识,并非完全的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当我困惑时,和同车一位团友的交流激发了我思维的火花,他说:“嗨,可能印度人就是这么佛系!”哦,有点意思,这促使我又去查了查“佛系”的确切含义。这个网络用语的含义,指的是一种有目的地放下、追求自己内心平和淡然的活法和生活方式,大部分事情都想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和节奏去做。这种说法既是一种调侃,也是一种从容心态的自我消解。如果仅仅是自我逃避,那我想这种“佛系”是不可取的;但如果能把合理欲望转化为积极能量,在前行的路上持续前行,从而摆脱各种矛盾焦虑,成为快乐的人,那就从“佛系”跳出,成为生活的高级状态了。
从这个定义和理解去看,印度人还真有点中低层次“佛系”的味道: 印度的多元宗教与文化交融使得印度人的包容性极强,有很大的容忍性;印度教的轮回哲学、特有观念,南亚次大陆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和资源使得许多印度人心态平和,但也安于现状,做事随意,节奏缓慢;印度虽然近几年发展速度较快,但较落后基础、较低收入使得大规模建设改造和迅速改善生活水平存在一定难度,比如加尔各答社会平均月工资也就合人民币1500元左右,酒店员工工资基本在人民币500元左右;印度贫富差距悬殊和种姓制度延续至今的存在,仍然是印度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这些种种因素,也许是造就印度人种种矛盾的共存和“佛系”国民性格的原因所在。
但如果我们只看到这些,显然是不够全面,也流于肤浅了。从整体上看,我观察到的印度人、印度社会是比较平和的,缺少我们目前惯常的那种浮躁、躁动,你可以理解为由于经济社会转型不够剧烈、人们心态没有在快速变动中失衡,但我更愿理解为这是印度人的一种优秀品质,如果在今后快速发展中能够较好控制、延续这种品质,保持经济、社会、国民心理等综合素质同发展、同进步,在迈向高级状态的路上将是潜力颇深,底力无穷;限于目前的贫富差距、基础薄弱,印度的巨大人口红利等资源尚未发挥出优势,一旦在合适的条件下激发出来,威力惊人;也许印度人的中下阶层还处于中下级的“佛系”,但通过各种报道和亲身了解,印度的上层政府和精英阶层已经开始对种种问题有所警醒,并在积极探索、寻求路径,从莫迪政府的最近作为来看,其对民众民族主义的挺激,从地域到全世界的雄心壮志显露无疑,交流中印度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已经初步展现出受过高等教育精英人士们的忧虑、远见。
也许,“佛系”的印度人真要“涅槃成佛”时,就是南亚次大陆震撼世界的时候。
当然, 目前他们还在“佛系”。
所以告别之际,让我在加尔各答温暖的阳光下,再享受最后一杯印度“佛系”的红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