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篇课文叫《奇妙的“眼睛”》,讲到望远镜是天文学家的“眼睛”,可以通过它看到遥远的星星。
老师就问我们的梦想是什么,将来想做什么?那是我第一次听到“梦想”这个词,我就说我想当天文学家,回到家之后,我还把这个“梦想”写到了衣柜上。后来,我不记得又听说一个什么职业,我问我妈,我可以换一个梦想吗?我妈说,不可以。之后,我似乎就忘记了我这第一个梦想。
再后来,我慢慢长大,衣柜上的字迹渐渐淡去,我再也没有想起过或者思考过关于梦想的任何事,即使到高考填写志愿,我也是偶尔听到别人谈论,就选择了现在的专业。就这样,我好似水面上的一片落叶,水流到那里,我就飘到哪里。
所以当我看到《大海,成就梦想》这本书的时候,我感到非常好奇,我想知道一位把梦想放到海上的人,要怎样经受住四面八方的风浪,进而一步步实现他的梦想。我想知道不随波逐流,而是乘风破浪,将会成就怎样的一种人生。
然而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却看到作者说,大海,不是他的梦想。既然大海不是他的梦想,作者为什么又说“大海,成就梦想”呢?在一条不是通往梦想的航线上,最终也能到达梦想的彼岸吗?我变得更加好奇了。
作者王以京是一名老三届知青(1966届、1967届、1968届在校的初、高中生),1968年年末,在这六届的学生奔赴向各自的工作岗位时,他却正在和病魔作斗争,虽然他很想强撑着去遥远的黑龙江参加农垦,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却被心疼他的祖母给拦了下来。
没办法,他只好去了祖父母居住的县里,这一去就是七年。刚到乡下的时候,他一边养病、坚持锻炼身体,一边尝试着慢慢做一些简单的农活,同时不忘继续读书和学习。学习许多农活的做法,甚至学着用针灸给自己治病。
锻炼有了成效,他终于恢复了健康,之后他为了解决生产队收入低的问题,和群众同进出、共劳动,深入了解种植情况和生产进度,最终圆满完成了生产任务。忙碌的生活并没有打消他继续读书的念头,这时他遇到了被特招进复旦大学继续读书的机会,不料却被不怀好意的人攻击,由于他的家庭出身问题,最终没能成行。他的初次恋情也因为家庭和工作环境而被迫斩断。
旧梦碎了,他便重新出发,经过层层选拔,他收到了上海远洋公司的录取。进入远洋公司不久,他再次得到去读大学的机会,这次没有外人的阻止了,最大的阻力却来自于家庭,父母的阻止和不理解他都可以拒绝接受,可是他不能接受自己弃重病的祖母于不顾,家里需要他的这份工作所带来的收入。纵使万般不舍,他还是放弃了那张通向梦想的船票——大学通知书,转而踏上了远洋的渡轮。但是他真正的梦想,继续读书的心不会灭掉,他继续盼望着招生的机会。他说“任何地方都可以求知。”在此后的人生“航程”中,他也确实一直在践行着这句话。
远洋的航程是艰难的,不仅因为它离家远,要经历的时间长,更难的是在这漫长的航程中,需要和众多性格迥异的同事和谐相处,同时还要应对海上可能出现的恶劣天气和各种突发状况。
在这些工作之外,他始终不忘自己想要继续读书,坚持写作的梦想。也正因为他的坚持,才有了现在这本《大海,成就梦想》,读者才有机会得以知晓那样一个年代,那样的一群人,究竟度过了怎样波澜壮阔的人生。
成为海员以后,王以京船长继续发扬他好学的精神,虽然航海课程离他梦想的知识和教育相差很大,但他还是认真听讲,努力学习取得资格证书。他不仅认真好学,还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他学习松缆绳圈、打救生结、插钢丝琵琶头……面对大风恶浪,他总是提前收取气象报告,并认真分析,每次经历危险和困难,他都不断地学习和研究。
虽然他也犯过技术性错误,但是他总是吸取经验教训,认真反思,和同事们一起一次又一次化险为夷。而且他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且知人善任,敢于担当,因此便能在不断变动的同事关系中,得到普遍的认同。正因为如此,他一步步从水手、二水、一水,成长到三副、二副、大副,并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船长。
在船摇晃的不是很厉害的时候,他会利用休息的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练习书法,并坚持写作。最终将这么多年记录的点点滴滴凝聚成了这样的一本书,书籍得以呈现给社会,面向世人,他的梦想也实现了。
在这中途,他也经历了各式各样的诱惑,然而他都拒绝了,包括两次可以去美国的机会,因为他心中始终秉持着对这份工作,这份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他倾心奉献于航海事业,大海,也成就了他的梦想。
他用自己四十年的风雨,告诉世人,原来梦想并不是非得做着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要有担当地去选择和放下,同时不忘记心中的那一抹光亮,时刻提醒着自己不要迷失方向。
正如乔治·普拉特·舒尔茨所说—— “理想如星辰——我们永不能触到,但我们可以像航海者一样,借星光的位置而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