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已经是2017年的下半场,今年的时间已不足50%,想想仿佛年初时做的年度计划已经早已布满了灰尘、遍布了蜘蛛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计划-幻想,幻想-做计划的恶性循环充斥着大多数人的生活,我想这必然是绝大多数人的一种感慨。
就这样,我们纠结又痛苦,向自己发问三个关于时间的问题:
第一,为什么时间有时候看似很长,但实际上又很短,它总是在不经意间溜走?
第二,为什么做事情开始的时候总是激情昂扬,但很快就想皮球一样泄气?
第三,为什么我不知道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工作生活总是很混乱?
搞清楚了这三个问题的本质,我们才能知道从哪里着手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效率。
其实,第一个问题的本质是缺乏对时间的细微感知能力。它小到1分钟有多短,大到一年有多长,正是因为我们感知不到它的长或者短,我们才没有办法将它分配到我们的日常任务当中。其实1分钟并不一定就短,一年也并不一定就长,它的长与短的定义在于我们在这这个时间尺度上做了什么?比如喝一口水对于一分钟来讲已经很长了,而对于学习一项技能比如英语,可能根本就不够长。所以,想利用时间做事情,先学会感知它的相对长与短。
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三分钟热度往往是希望自己做的事情很快见到正反馈。这一点是我们人类的一大缺陷,因为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有立即的反馈的,更何况还是正反馈。想要克服这一点还需要对事物的成果的显现与长期的正相关性有所认识。就像柳比歇夫那样,做事情运用理智而非出于感情,长久持续的做下去,结果自然会显现。
第三个问题是关于顺序的,我们做事情的顺序本质上应该按照这样一个逻辑:先考虑什么更重要?罗列出1,2,3,4......, 再接着问下去什么最重要?那么显而易见对于某一时刻最重要的那件事情应该排在第一优先级,剩余的几个选项还是按照这个逻辑继续问下去,我想答案并不难出现。
对于时间的疑问是我们终生都在探求答案的问题,至于结果是日渐清晰还是渐行渐远取决于我们是否能够准确的感知并利用时间。有这样一个人,他对时间的把控达到了炉火纯青的水平。他生前发表了70多部著作,论文、专著相当于125000页的打字稿,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包含地蚤分类、科学史、科学史、农业、遗传学、植物保护、哲学、遗传学、无神论等。他就是俄国生物学家柳比歇夫。我们都想知道他是怎样做到的呢?这得益于他56年如一日的“时间统计法”。他痴迷于对时间的统计,每日一小结,每月一大结,每年一总结。他将自己做的所有大事情都用笔记下来,大致日结模型是这样的:x年x月x日 做xxx x点x分-x点x分 用时x分
月结的时候再将做某一工作的时间总和进行统计,年总结将该年的总工作时间、工作项目、成果全部做总结。他一生中最高纪录是1963年,总的纯的工作时间达到了2006小时30分钟,平均每天5小时29分,注意这里要与我们现在企事业单位的每天工作8小时区分开来,这个时间是纯工作时间,扣去吃饭、午休、去卫生间、闲聊等杂事的时间,而且节假日不休。这一点与比特币首富李笑来老师的生活习惯不谋而合,他曾经在他的《把时间当作朋友》里面提到自己不过节假日,而且保证每天工作6小时。我想所有伟大的成果都是对于时间的准确把控换来的。
除了记录时间,他还将自己的工作分类,将工作性质与时间匹配相结合。他将自己的工作费为第一类工作、第二类工作、第三类工作。第一类工作是核心工作和例行工作。第二类工作是不直接隶属于第一类工作的其他工作。第三类工作是与创造性有关的工作。他规定自己做的工作的时间必须与工作的重要性成正比。这就解决了在某项不重要的事情上浪费过多时间的问题,可以从整体上提升效率。
他还非常善于抓去时间的下脚料。柳比歇夫通常利用零碎时间看书,就连英语都是利用零碎时间学来的。而且他对于零碎时间也是有分类的,什么情境下的零碎时间做什么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比如长途旅行他会看页数较多的书籍,短途电车他会看会小册子。
我读了《奇特的一生》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启示。从2016年开始我通过读李笑来的书了解到这个时间统计的理论,于是下载了A Timelogger这款软件,开始陆陆续续的纪录自己的时间开销,虽然做的跟柳比歇夫没法比,但是对我自己来讲,极大的提高了我的效率,即使是节假日的时候我都能细微的感觉到时间的变化,而以前存在的假期综合症减轻了不少。本周利用7小时29分的时间读完《奇特的一生》,这也是时间统计法的一个小小成就。
本文总结:
1.分析对于时间的疑问,只有看到本质问题,才能准确把控时间服务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2.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对我们的启示是持之以恒地纪录时间、将工作分类与重要性相匹配、抓住时间的下脚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