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都没有鲁国的身影?作为中原的大国,鲁国可谓堂堂正正,也是唯一一个允许立庙祭祀天子的诸侯国。鲁国是周公的封国,基本上继承了西周的整套礼乐制度。所以孔夫子才去鲁国做官,有志于把鲁国打造成强国,匡扶周室。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礼乐兴隆的鲁国,未能成为霸主。即便孔子在鲁国为相,也无法力挽狂澜。为何?越国,吴国,楚国,秦国,都是蛮夷之国,不兴礼乐,却能称霸中原。战国时代,几乎各个国家都称王,鲁国却没有。而且,鲁国几乎都是作为一个小弟跟着各个大哥瞎晃。桓公之后,三桓作乱专权,鲁国公室几乎是名存实亡。为何,兴复礼乐的鲁国却如此弱小?孔老夫子一生都致力于兴复礼乐,恢复正统。然而并不受人待见,有鲁国作为前车之鉴,似乎也可以理解。毕竟落后的西周礼乐制度,不如新兴的封建制度来的利落。废井田,开阡陌的秦国,一跃成为霸主,谨守仁义之道的宋襄公反而兵败被俘,何也?只是时势不同了而已啊。
有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黄衫旧事(来自豆瓣) 来源:https://www.douban....
- 原文欣赏 葛(1)覃(2) 葛之覃兮,施(3)于中谷(4), 维(5)叶萋萋(6)。 黄鸟(7)于(8)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