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诗,才感到自己认字少

读古诗,才感到自己认字少

中国人面对中国古诗词,总有一种心安理得的自豪感。但我真的能够百分百地欣赏古诗吗?

我觉得悬。因为我认识的汉字太少了。

中国文化的传承,是一件了不起的世界现象,但这种传承也在时刻革新,有时是做减法和除法。而当我面对古诗词,就如同突然要去做加法和乘法,完全不得要领。

当然,不能因为古诗难读,就索性不读了。那么既然要读,我总结出以下几点鉴赏要素:1,对句子的斟酌,2,对意境的探求,3,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描摹。

今天时间有限,只谈对字句的斟酌,放心,我不是要提推敲的典故。不过我举得案例也很大众:《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3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我理解它描绘了诗人(或某一人)对心中暗恋的人的情愫。那么他是怎么表达的呢?

三段看似重复的吟唱,都是从景色入手,然后描写伊人在哪儿,再用两句描写二人的状态。我们可以注意三段诗句的变化。

变化1:白露

为霜,未晞,未已,清晨的白露凝结为霜,随着时间推移,露水逐渐蒸发。

变化2:伊人位置

水一方,水之湄,水之涘,伊人在哪儿?在水的一边,在水和草相接的地方,

变化3:诗人的感受

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这虽然都是水岸,但也有不同,随着伊人的位移,他也在位移,但无论怎么走,依然面临着困惑和艰难。

这首诗,记录着时间空间的变化,想象一下,诗人清晨在水边,凝望着暗恋的人,最初,白露都凝结成了霜,粘在草须上,他看到心爱的人,在水的对面,忽近忽远,他想去接近,可无论顺着河流走,还是逆着河流走,都无法抵达,若即若离,而时间也在流逝,霜消失了,露水还在,尚未蒸发……就是这么一个短暂的时间。

而这短暂的时光,却值得用数千年,几代人,细细品味,依然能感受到殷切的爱意和求而不得的焦虑。三段式,描绘出至少三次动心,三次憧憬,三次焦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幻灯片1 《诗经》二首 幻灯片2 了解《诗经》 [if !supportLists]l[endif]《诗经》,先秦...
    莜薇阅读 5,636评论 0 0
  • 马宏伟 内容提要:文学经历了一个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发展的过程。早期的口头文学特点是重复叙事,该特征适应了当时传诵...
    我是陶先生阅读 5,683评论 1 6
  • 蒹葭先秦:佚名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To者也阅读 7,928评论 0 6
  • 《诗经·蒹葭》出自《诗经·秦风》,是一首怀人古体诗。诗中的“伊人”是诗人爱慕、怀念和追求的对象。本诗中的景物描写十...
    微雨凭栏阅读 4,258评论 1 4
  • 故事的一开始还没有他,不过已经注定会有他了。那时谢红被父亲赶出家门,独自一人走了三十里地,来到阳水镇尽是单身汉的砖...
    张不退阅读 5,219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