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歌唱中的审美这个东西,好像真的很难很难改变,更难提升,因为环境是审美形成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也无能为力。
音乐这个东西就好比情商,其富裕的人往往作品给人带来的是心潮跌宕澎湃。而贫瘠的人往往给人带来的是技术上的无穷无尽的展现。
不知道声音的颜色是什么意思,其实这个颜色就是情绪。不同的情绪带来的声音的色彩是不同的,有时候甚至牺牲技术来表达歌者此时的情绪。有人跟我说过一句话“艺术歌曲唱的是高品质,人们可以听到你的全部,所有的地方。”确实如此,艺术歌曲对声音的要求远远高于咏叹调,所以只唱咏叹调的人没法理解那些唱艺术歌曲的为什么屁事儿那么多。
性格的颜色,一个人性格丰富多彩,那么这个人生活也一定是丰富多彩的,音乐就是歌者性格的二次展现,敏感的人能get到乐句中小小的情绪波动,甚至是伴奏一个和弦都能让他情绪进一步升华。这种人往往在普通社会中是情商比较高,情绪比较丰富的人。
音乐是什么,音乐不就是作曲家的情绪么?歌唱是什么?歌唱不就是唱作曲家的情绪么?说白了就是这样。但是每个人声音条件不同,就可以理解成每个剧中人物性格也会有不同,你演的这个人物可能是这样的,我演的人物可能是另外一个样,只要是导演和指挥觉得ok,那就行。之前有人跟我说,明明谁谁谁技术很一般,为什么得分比他高,为什么能拿奖。我听了以后跟他说,因为他在唱音乐,你这是在炫技。
音乐与技术是分不开的,这点无容置疑。作曲家写曲子也得有对位法,歌者唱歌也需要技术来帮助你常准音,做出表情记号,但是在情绪面前,这些东西都可以适当的放弃。就比如你平时说话,不可能一直都是正常的说话状态,你肯定会因为情绪导致语音语速语调有变化,别人不可能会对你说“你怎么不用正确的方法说话呢?音乐演唱演奏也一样,有时候情绪到了一个需要你去有音色变化的时候,我们可以考虑稍微牺牲一些技术或者腔体来保证情绪的连贯。
我还要再补充一点小经验,技术不是在你上台演出的时候训练的,上了台,音乐想起来,你就必须把技术忘得一干二净,全心全意的进入这个曲子的角色,这个曲子的场景。如果你唱的时候还在想哪打开哪放松哪用劲,这个时候唱出来的东西就索然无味,只有在情绪状态中的歌唱才能表达出最美丽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