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妪趣谈(二)
翁妪也常谈论些自认为有意义的话题,由于认知水平有限,讨论的可能有始无终、不辩对错,但觉得能发现问题就此讨论一番也很有意思,也许能通过讨论一点点地提升自己呢,脑子转转总没坏处,起码预防下老年痴呆吧。如果能抛砖引玉,让翁妪脑洞大开,那就是意外之喜,再好不过的了。
“昔有一僧人,与一士子同宿夜航船。士子高谈阔论,僧畏慑,拳足而寝。僧人听其语有破绽,乃问‘请问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两个人’僧曰‘这等,尧舜是一个人、两个人?’士子曰‘自然是一个人!’僧乃笑曰‘这等说来,且待小僧伸伸脚。’”这是张岱先生《夜航船》自序所记,我在此也借用一下。张先生自是谦虚,所书也是佳品良作,自然没有僧人敢伸脚,而翁妪谈可能真的得让人伸伸脚了。
从传统饮食文化谈起
(某日参加县里创建文化县的会,会上提到申遗事项,激发了我许多“不安分”的想法。申遗项目中包含有饮食文化方面的,这让我想起父亲创作的《柴府家宴》,这是结合家乡传承下来的水浒饮食文化制作而成的菜谱,当时有两家知名饭店请父亲指导做出全套的“柴府家宴”,成为他们的镇店菜谱,曾风靡一时。他的初稿我有保存;还有母亲家族传承下来的“瓤子馍馍”和“捏丝卷子”两样地方美食,这两种面食可是翰林院的传承美食呢。回到家就跟室友说了我的想法。)
妪:上午开了个“文化会”,这让我有些想法了。
翁:哦,什么想法?
妪:现在国家自上而下一直强调传统文化的学习、挖掘和传承,这真是英明之举呀!咱中国做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并发展至今,传统文化是我们的优势啊,也是我们和其他世界各国与众不同的地方。真的需要保护、挖掘和传承啊!我就想到咱家也有这方面的资源呀。爸是老史志人,对家乡方方面面都很了解,特别是他对水浒文化挖掘和整理的东西。之前爸编修县志时配合县里复原了柴府花园、李逵井等水浒文化景点,退休后又参考旧志整理了水浒饮食文化,写出菜谱菜式,还指导饭店厨师成功推出“柴府家宴”。他当时的底稿我应该还保留着。
翁:想起来了,有次爸还邀请全家去试吃……当时印象最深的是服务员的讲解,每上一道菜服务员就说讲一段有关这道菜的水浒故事。
妪:呵呵,这是爸的得意之处。所谓吃文化,不光要吃菜的滋味儿,还要吃出文化味儿来。“柴府家宴”里的每道菜都不简单,都有来历的!
翁:好嘛!这对服务员的要求要高了,不止是上上菜这么简单了,还要会讲解每道菜。
妪:嗯,上岗前都要学习、培训的,这也是“柴府家宴”里重要的一环。她们是“吃的导游”,客人们要吃的好、吃的有文化、有意味儿,一方面是菜的滋味,最关键的就是她们熟练、生动的讲解了,让客人们“寓教于吃”,听了每道菜的来历吃的更有滋味了……说干就干,我先去书橱找找爸的手稿。
(以为搬家时不知把它扔在哪个角落里很难找的,谁知打开书橱,它就在书橱最下层的显眼处。之前不经意的现在这么轻易地让我找到,是不是老爸让我完成他的心愿?)
(对《柴府家宴》的第二次讨论)
妪:我对《柴府家宴》有两个设想。申遗是一方面,再就是我们可以同时拍摄制作成短视频。题目就叫《**味儿》。**味儿又分《柴府家宴》和《匠心》两部分。
翁:你又跑题了?
妪:没有,是在此基础上又有新想法,扩大了。在水浒饮食的同时也把**其他的传统饮食文化一起做出来不更全面吗?
翁:贪多嚼不烂。
妪:我先把图画大画全,再小处着手一个个做不一样嘛。关键不在大小,而在于我是不是光想不做,呵呵。
翁:那你具体说下思路。
妪:《**味儿·柴府家宴》有“丹书铁券”、“李逵牛肉”、“乌龙卧雪”等八个菜式,每个菜式还有来历、做法、口感和功效……
《**味儿·匠心》里有“老豆腐”、“锅饼”、“鬼子肉”、“文人馓子”、“空心面”……还有妈教我的“瓤子馍馍”、“捏丝卷子”可以放在这里。这部分旨在挖掘和保存**老匠人的老手艺,传承匠人技艺,弘扬匠心精神。
翁:这次想法不错,也可行。就像《舌尖上的中国》,虽然主题关于吃的饮食文化,不但国人爱看,据说这个片子国外也很火,也是向世界推介了中国、宣传了中国。你这个如果做出来,做的好的话也能以“吃文化”的角度宣传**。
哎,不光有吃,你还可以扩大成一系列的,**不止有味儿,还可以有事儿、人儿、景儿……
妪:对对对,这回脑子转的够快哈!好想法。做一个系列:《**味儿》、《**人儿》、《**事儿》、《**景儿》,**是书画之乡,《**字画儿》也不可少,或者分开《**字儿》、《**画儿》……以后还可能加上别的,想起来再加不迟。
翁:形式上可以书,可以视频,现在短视频很火,直观形象,要与时俱进。
还有内容上也要与时俱进,像《**景儿》不光是现有的景点,还可把现在的新农村建设、农村的变化体现出来。
妪:我们从谈爸的“柴府家宴”谈到这里,是不是离题太远了。
翁:这才是讨论的意义所在,能从一个点不断启发灵感、不断有新的想法,不断扩大、完善、提高!从刚才的一个点画了一个圆,以后你就从那个起点开始就行,有你可忙活的了。
(惭愧的是现在那个点还没做完)
方言
翁:你有没有发现现在幼儿园的小孩子在生活中也说普通话,连带着他们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跟着说普通话?
妪:哎,你不说我还真没注意,确实是呢。想想凡是领着孩子的,大人和孩子对话大多是普通话呢。
翁:我也是白天路过幼儿园,听到家长们和孩子的对话,才想到这个问题的。
妪:如果这代孩子们都不说方言了,那孩子们的孩子们更不知方言为何物了。现在别说幼儿园的小孩子了,就是九零后他们这代有的方言词都听不懂了。以后听不懂、不会说,再没有文字记录下来,方言真的会消失。不行,不能让它消失呀!我得记录下来,能记多少是多少。不然我们后人都不会说、听不懂自己家乡话了。
翁:之前县志或其他资料上没有记载录入吗?
妪:现有资料上的方言词汇量有限,需要补充的感觉还很多。并且据我所知咱县里还没有一部专门记录方言的书呢。
翁:你还是有些职业病和责任感的哈。
妪:想不到没办法,想到了不做点什么觉得可惜,我觉得有关部门也得重视这个问题了。方言是乡愁的标志之一,是游子的母语,是老乡见老乡的接头暗号呀,听到方言才能确认对方是自己人,才能激动的泪汪汪啊。
翁:嗯,国家推广普通话也并不是要消灭方言,就像国际通用语是英语,我们学习英语的同时也不会放弃自己母语汉语一样的道理。普及普通话是很有必要,消除各地人的交流障碍。但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也要保留当地方言,这不矛盾。在国内每个人都得有“双枪”,和外地人交流时最好能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普通老百姓不做播音员的话不标准也没关系,我们出门人家一听就是“山普”,只要对方能听懂就行啊,和当地人就没必要说普通话,说方言多亲切、多顺溜。
妪:也有嫌方言土不愿说的,这也是导致方言弱化的因素之一。其实方言也自有它独特的魅力,生动、形象、有趣、接地气,散发着一个地方的文化底蕴。有些词的表达用普通话翻译总感觉不到位、不准确呢;还有一些方言一直保留传承着传统文化,就像咱常说的“曰曰”,古代的“‘孔子曰’,谁谁谁说话都是‘曰’”,除声调外语音和意义都没变。
翁:这个事太大,你自己做不了。
妪:那挡不住我试试,能力范围内能做多少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做多长时间都不确定哩。也可能睡醒一觉起来就忘了。不管怎样这次讨论挺有意义哈。
(这次还真付诸行动了,第二天竟然没忘,热情也还在,还捋出一个简单思路来——1、书的框架:全书由前言、正文、附录组成,前言是编辑此书的意义,为什么要写此书,拯救方言的必要性、迫切性。正文又两部分,首先是方言的规律,比如发音上的,像我们这的方言“L”和“R”不分等等;再就是方言了,方言又按字、词、句的条目顺序,每个条目又按词性分类。附录分两部分:方言故事和方言段子,每个地方都有很多有趣的方言故事和段子的<这个也有一些素材了>。2、搜集渠道:听到、想到的随时记录;可整合有关资料上的<事先沟通好,事后“后记”上体现>;采访,特别是深入村庄采访老人们<这个题目采访人广,专业性不强,容易搜集,可搜集全难。咱书名又不叫‘大全’,尽量多收录就好>。3、出版:不出版,自己随便找个印刷社印几本自留,自娱自乐,也算对得起自己,没准这几本在将来也能被利用发挥它的价值,那更值了。4、自己能力不够可找几个志趣相投的文友一起来做,人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一起做一件对家乡有意义的事多好呀。
记得有谁这样评价过我:你有很多好的idea,但行动力、执行力真的很弱、很弱。 的确,念起念落是我的特长,知难而退、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说的就是我!不过也常常欣慰自己有许多奇思妙想,会有突如其来的灵感,只可惜我大多辜负了它们,让它们一闪而过没付诸行动,所以我更被自己顽固的懒惰所折服。但愿在有生之年能实现一二,也算没有万事都蹉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