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书写,发现《诗经》之美!亲爱的朋友们,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诗经》。
大家都听过“蜉蝣”一词吧,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出现的频率相当之高,全唐诗里26次,全宋词里有8次,而他在诗人笔下的首次亮相则要追溯到《诗经、曹风》中。
诗共三章,每章均以描绘蜉蝣之美开头: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蜉蝣有一对透明如雪的羽翼,好像一件漂亮衣裳,当它在水面翩翩起舞,被粼粼波光衬托着的时候,有一种令人惊艳之美。蜉蝣虽楚楚动人,可诗人看到它却生出无限忧伤:
心之忧矣,於我归处。
心之忧矣,於我归息。
心之忧矣,於我归说。
真是忧伤啊,蜉蝣翅膀薄又轻,衣裳华丽真鲜明,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程!蜉蝣展翅翩翩舞,华丽鲜明好衣服,我的心里多忧愁,可怜何处是归宿?蜉蝣穿洞向外飞,双膀洁白似麻衣,我的心里多忧戚,我的归宿在哪里?
何处是我的归宿,诗人的忧伤来自这小虫的短命,它虽然优美可爱,但却朝生暮死,人生再绚烂,终归是生年不满百,逃不出“一抔黄土掩风流”的命运。
蜉蝣,是一种渺小的昆虫,生长于水泽地带。幼虫期稍长,但化为成虫,即不饮不食,在空中飞舞交配,完成其物种的延续后便结束生命,一般都是朝生暮死。蜉蝣又是漂亮的小虫。它身体软弱,有一对相对其身体而言显得很大、完全是透明的翅膀,还有两条长长的尾须,飘舞在空中时,那姿态是纤巧而动人的。而且,蜉蝣喜欢在日落时分成群飞舞,繁殖盛时,死后坠落地面,能积成一厚层。因而,这小东西的死,会引人瞩目,乃至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诗经》开创了赋、比、兴的创作手法,为今后的诗歌创作提供了范例,本诗中就以蜉蝣比兴,叹息人生短暂,抒发内心的忧伤。宋代朱熹《诗集传》:“比也。此诗盖以时人有玩细娱而忘远虑者,故以蜉蝣为比,而刺之。言:蜉蝣之羽翼,犹衣裳之楚楚可爱也。然其朝生暮死,不能久存,故我心忧矣,而欲其于我归处耳。”
两千多年前,敏感的诗人借这朝生暮死的小虫写出了脆弱的人生在消亡前的短暂美丽和对于终须面临的消亡的困惑。
从诗经里的这首小诗开始,历代文人也不断地借着这短命的小虫,抒发浮生若梦的感慨。储光羲说:人生如蜉蝣,一往不可攀;白居易说:长生无得者,举世如蜉蝣;苏轼诗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与奔流不息的江水相比,人,是微不足道的个体,渺小得如同大海中的一颗谷粒,生命短暂得仿佛蜉蝣寄生天地。吕岩写道:蜉蝣世界实足悲,槿花性命莫迟迟,朝生暮死的虫儿和朝开夕落的木槿花都是对人生苦短的怅惋。
综观全文,诗人用“比”先描绘了小小昆虫蜉蝣羽翅的光艳、鲜洁,然后心动之,触物起兴,自然联想到蜉蝣虽然生命短促,却知道展示本身的价值,从生到死,犹自追求着自己的美丽。杏林子说: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蝴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我在《阅读寄语――为生命而歌》中也有讲过:
不是每一道江河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
你怎样理解生命,你就会有一个怎样的人生。砖缝里顽强生长的小苗、绝境中奋力求生的飞蛾、心脏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无不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意义:虽然生命短暂,人生有限,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不懈的努力去创造无限的生命价值,探寻生命的张力与深度,让生命无惧病痛、磨难、甚至消亡而成为永恒。
我想这也是《蜉蝣》一诗给予我们的人生寄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