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的六便士和头顶的月亮

今天看完了《月亮与六便士》,小说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德 上半辈子过着庸碌平凡的生活,下半辈子觉醒要去追寻理想。小说刻画的主要人物都挺极端,比如斯特里克兰德以及他的伯乐——施特略夫。

毛姆笔下的斯特里克兰德的身上充斥着冷漠、孤僻、自私以及冷幽默。他根本不在乎别人的看法或者是感受,也全不顾所谓的道德约束。(这个时候想了想“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没想明白,在知乎上看到了一个回答——“道德是低端人群限制高端人群的标准”,个人持保留意见,但是挺适合主人公的情况。),艺术家可能或多或少人格都有些与众不同,才会创造出令人拍案叫绝的作品。

而施特略夫则是与斯特里克兰德完全不同的人,他热情、开朗,尽量照顾到每个人的情绪,对道德约束十分看重,程度到了让人觉得他是一个“烂好人”的地步。正是这种强烈的对比,更加反衬出了斯特里克兰德的“冷漠”和施特略夫的“傻”。

如果说斯特里克兰德是因为他的自私冷漠而让人气愤,那么对施特略夫则是“哀其不幸,怒其软弱”。但是对于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观,除了与普世价值相背以外,我找不到其他讨厌的理由,毕竟他基本没有主动去损害别人的利益或者欺骗别人的感情,而且还有人到中年的孤注一掷的勇气。


关于为什么这本书要叫《月亮与六便士》,还是和斯特里克兰德的人生有关,人们是这样猜测的:

六便士是英国价值最低的银币,代表现实与卑微;而月亮象征了崇高。两者都是圆形的,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玩完全不同,或许它们就象征着理想与现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