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心班学习第四周的第一天。本周学习《书正宪扇》。这篇章的背景是1525年,嘉靖四年乙酉,阳明先生写给他的儿子书正的一篇文章。杨明先生让儿子把这篇文章写到扇子上,像座右铭一样时刻提醒自己。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一个“傲”字。之前我对“傲”的理解仅限于自己做对的事情,不可以骄傲。自己某些地方比别人优秀,不可以傲慢无礼。今天这篇文章让我对“傲”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
文中讲到:“文今人病痛,大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今天人们遇到的所有问题、痛苦、失败,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傲”,千罪百恶都是“傲慢”所致。一个人如果有了傲慢之心,就一定会自高自大,自矜自是,就不会屈下于人,如果一个人有了傲慢之心,就是不忠、不孝、不悌。
听完博仁老师这段的解读,我觉察到了自己的傲慢之心,不孝之心!
我的父亲今年将近70岁了,每天还在工作,奔波。我们姊妹几个看了都很心疼,说了多少次也没有用。前一段农忙的时候妹妹打电话告诉我,爸爸妈妈忙的胳膊疼,腿疼,浑身疼。自己家种点地就算了,还帮别人家种。我当时也特别生气,给他们打电话吵了他们一顿:你们现在都多大年纪了,身体累出毛病来了不还得我们回家伺候吗?都拖家带口的,怎么办?不能不伺候,还不能不顾自己的家!你们就不能让孩子们省点心吗?当时有傲慢之心,觉得他们这么大年纪了就应该安享晚年,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家里不缺吃喝,不应该干这干那的。没有考虑过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 儿子还没有结婚,两个人退休工资也不高,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等等。我虽然心疼他们,但是又不能解决他们的忧虑。站在高处除了指责却给不了解决方法。写到这里心里特别不舒服,父母年纪大了,考虑的事情特别多,没有好好理解他们,光想着让他听我们的话,让我们安心。却没想过怎样让他们安心。今天的学习让我觉察到了自己的傲慢的自私之心。有觉察就要有改正,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时刻带着觉察去掉傲慢之心,践行自己对父母的真正孝敬之心!
感恩阳明先生的智慧引领,感恩博仁老师创建的学习平台,感恩感谢所有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