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北大学,大二学生小阳的生命,定格在了2020年6月6日这一天。
参加补考的他,因为带手机进入考场,被监考老师发现,没收了试卷。
在发出最后一条短信后,这个年轻人纵身一跃,只留下一句话:
“妈,对不起,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01 青春之殇
根据“澎湃新闻”的采访视频,我试图还原当时的场景:
下午2:00,小阳进入考场,开始考试。
2:30左右,他被发现私带手机,并被没收。
这期间,他坐立不安,一直在哭泣、喝水、擦汗,并不时朝外张望。
2:50,他走出考场。
2:56,小阳母亲收到儿子的短信:
“妈,对不起,不要想我,我配不上。”
3:01,家长随即联系班主任。
3:10,班主任联系小阳舍友后回复:
“小阳去考试了,情绪稳定,无异常。”
3:30,小阳母亲接到电话:
“孩子出事了。”
02 光明和黑暗
一条年轻的生命的消逝,总让人惋惜。
事后,小阳家属的一番话,引发热议:
“关于抗压能力,确实在家庭教育中,没有过多疏导培养。”
“但当时的情况,但凡有个监考老师和孩子说下,补考还会有第二次,你回去好好复习之类的话,我觉得也不至于(跳楼)。”
不少网友认为,校方和老师无责,只怪小阳抗压能力太弱。
也有网友表示,如果老师多说几句安慰的话,也许结局就会改变。
其中有一条评论,让人刺眼:
“说实话,我真的看不起动不动就轻生的人。”
有人回复:
“你生活在光明里,就会觉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03 谁都有走不动的时候
《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小女孩玛蒂尔达曾问大叔莱昂:
“人生总是这么痛苦吗?还是只有小时候是这样?”
莱昂回答:
“总是如此。”
成年人的日常写照是:
每个轻松笑容的背后,都掩盖着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2019年12月6日,一个神色匆匆、手上缠着绷带的中年男子,从焦作人民医院离开,一时间杳无音信。
他的家人苦苦寻找,但最终找到的是一具遗体。
原来,当得知自己的治疗费,需要10万元时,不愿拖累家人的他,选择轻生。
10万元,在北上广几平米的房子的价钱,但对他来说,却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他和小阳同学,一个,因为身体不好要花钱,一个,因为触犯规则怕丢脸,最终,都选择了离开。
殊不知,在家人心里,日子紧点不要紧,毕业延期也不可怕,一家人团团圆圆才最重要。
只是,他们早已给自己做了宣判。
“也许世界就这样,我也还在路上。”
“没有人能诉说,也许我只能沉默。”
“眼泪湿润眼眶,可又不甘懦弱。”
“低着头,期待白昼,接受所有的嘲讽……”
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间。
04 酸甜苦辣肚里咽的成年人
还记得因为骑车逆行被拦,崩溃痛哭的杭州小伙吗?
被交警拦下后,他跪倒在地,失声痛哭:
“求你们了,让我干嘛都可以,要罚款我交钱,我认了,身份证也给你……”
当交警安慰他时,他却迅速跑向桥边,还好被人追上,一把拉住。
情绪崩溃的小伙嚎啕大哭。
原来,因为女友没带钥匙,为了节省时间,正在加班的他,不得不逆行送钥匙,而单位和女友都在打电话催他,他实在受不了了。
善良的他害怕耽搁交警时间:
“你们去工作吧,对不起你们,我真的只是想要哭一下,我太烦了……”
生活需要一个出口,也许是一次酣畅淋漓的大哭,也许是一个贴心温暖的问候。
下班后的公交车上,穿着白衬衫,边吃蛋糕边抹泪的男生。
孤身一人坐在落满积雪的冰冷台阶上,边吃面包边哭的男人。
一把年纪,撑着冰糖葫芦杆子,走街串巷的小商贩。
连续加班一个月,压力太大,怕在家里哭吓到小女儿的年轻妈妈。
当蹲下来、安慰她的地铁工作人员,摸了摸她的头时,之前一言不发的她,突然哇的一声哭出来,抱着对方泣不成声。
成长,就是把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
05 人工智能背后的温暖
在快节奏的当下,因为负面情绪导致的恶果,时有发生。
针对这种情况,中科院心理危机干预团队,于2017年搭建了一款人工智能系统,对于有自杀风险的微博留言,可以智能识别、及时预警、主动推送援助信息。
该系统通过AI+心理学的结合,用技术和知识,挽救站在自杀边缘的人。
该团队研究发现,在有自杀意愿,或者已付诸行动的人群中,有半数人罹患精神疾病,但仍有接近一半的人,精神健康。
家庭问题,是这些人面临的主要问题,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工作、学习、婚恋的方面的原因,同时,遭受欺凌也可能导致自杀。
除了人工智能,当你使用部分常用软件搜索“自杀”时,页面会跳转到免费心理援助热线电话界面,为你提供援助。
漫漫黑夜,当痛苦绝望的人们,在网络里孤独挣扎时,还有一群人,不求回报,伸出援手,试图挽救一个个迷失的生命,点亮他们心中的希望。
06 人生不易,请善待生命
爱恨去留,往往就在一念间,小阳同学的悲剧,也是如此。
对于钻入牛角尖的他来说,成绩是天,学位就是命。
天塌了。
命没了。
当然,考试作弊是大忌,小阳同学犯了错,监考老师的做法,无可非议。
但是,如果能关注到他的惶恐无措,监考老师能联系班主任对他开导,或者,班主任在接到家长电话后,第一时间去现场找到小阳,是不是,结局会有所不同?
这件事,也给各位家长敲响警钟,如何提高孩子的抗压力、受挫力,是除了分数之外,更值得思考的问题。
愿此类悲剧,不再重演。
小松最后,和你分享一段话:
“你看,大街上每个人,表面都是光鲜亮丽,但是,每个人都有痛苦。“
“就算你觉得很小的事情,可对另一个人来说,也许就是致命的痛,但他们都选择活下来。”
“所以,也请你活下来,好吗?”
后记:欢迎关注点赞、转发留言,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用心理学品味人生,我是@果小松。
本文由果小松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