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阅读的意义
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二、养成阅读习惯
1.每天同一时间读书。
时间固定,可以先从10min开始,建议将阅读时间固定在头脑清醒的早晨。晚上睡觉之前的这段时间,容易被喝酒、疲倦等原因打乱规律,不易养成习惯。
2.首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书籍可分为三种类型。不必读的书;无法快速阅读的书;可以快速阅读的书。
不必读的书指不适合自己的书
无法快速阅读的书有两类,第一是内容具有较强的故事性的,比如小说等,第二就是你自己想要慢慢品味的书
可以快速阅读的书有那么几个特点:贯穿全书的线索较少,相对独立的章节较多,故事性差,随便从哪里读都可以
三、呼吸式阅读
呼吸式阅读作者特有的读书方式,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1.“一行采集”,仅摘取最具魅力的片断
准备好A4纸,读到佳处随时摘录。遇到想记住的内容,就摘抄下来。开头标明页码,之后是文章内容。注意摘录的时候不要照抄上去,要用自己的话给描述出来,文字要简短
2.“一行精华”,采撷最精彩的一行
在“一行采集”中找到自己最钟爱的一行,然后将这一行摘录到一本你自己喜欢的小本子上
3.“一行评论”,回味重要段落
顾名思义,就是要写出你对那“一行精华”的读后感
4.自我评定读书足迹
定期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与感想
四、快速阅读的技巧
1.先看序言、目录
阅读序言可以了解一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书的整体框架
通过目录,可以选出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
2.阅读首末5行
能快速阅读的书籍一般都是总分总结构,中间部分一般都是事例证明,所以,我们通过首末5行基本可以知道这段在说什么,如果我们对这一段很感兴趣可以返回去看中间部分
3.关键词搜索阅读法
在阅读的一开始我们会明确阅读目标,这时候我们可以设定几个关键词,然后再阅读过程中可以搜索关键词所在段,着重阅读该段
4.张弛有度
在阅读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好阅读的节奏,张弛有度,该快的地方快,该慢的地方慢,具体情况多练习就会了
五、快速阅读有效果吗?会不会什么都没记住?
作者是这样说的:
虽然流水式阅读原本并非以学习知识为目的,不过,就算是从学习的角度来看,花费好几天拖拖拉拉地阅读,也不会有理想的学习效率。在年读书量达到700本以上之后,我发现了一个意外的事实,用一个小时快速阅读书籍,能够使其核心要点更加深刻地留在记忆里。
相反,一边寻求共鸣,一边阅读,花费一个月才读完的书,最后的感受往往会是不知道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大家有过这样的体会吗?
这种差别是如何产生的呢?
我认为,产生上述差别的原因在于“读书密度的差异”和“是否抓住了全貌”。如果花费较长时间仔细阅读,那么单位时间的阅读密度就降低了,而且不容易把握住书的全貌,因此本质上只是一次非常浅陋的阅读经历。
这和听音乐一样,如果以超慢速播放音乐,我们根本无法听出曲调。每段乐曲都有其固有的韵律节拍,同理,每本书也有与之相匹配的阅读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