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没见过黑夜,我没见过星星,我没见过春天、秋天和冬天……”
这是《流浪地球》诗歌一般的开头,在这诗一般的开头背后,沉淀的是一个出生在刹车时代的地球人,再没见过日升日落,春夏秋冬的遗憾。
“我知道已被忘却,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当东方再次出现霞光……
这是《流浪地球》的结尾,即将航行到目的地星系的地球,终于将迎来新的家,而这跨度2500余年的计划,也终将迎来灿烂的成功,这是贯穿全文的,希望。
因为好奇查了流浪地球的词条,发现带着地球流浪,这样的想法,是真的可以实现的,只是比起影片中的设想,会需要高几个数量级的能量。
“昨日的幻想,明天的现实。”
科幻小说,毕竟是基于科学研究下的超现实想象。
小学看爸爸买的《十万个为什么》知道了太阳的周期,它会在50亿年后渐渐膨胀成为红巨星吞噬掉整个太阳系,后成为白矮星,最后成为体积更小而质量和引力更大,组成部分更紧密(由中子组成)的中子星,再进一步的话就是黑洞了,不过书中对中子星变成黑洞的过程语焉不详,对50亿年后人类的命运预言是一句话:人类的航空航天科技已经足以支撑人类进行星际移民了。
看的科幻小说中大部分都是部分人类得以登上“诺亚方舟”逃离地球并保留火种,这么疯狂的把整个星球变成宇宙飞船的脑洞真的太厉害了,流浪地球,和家以及全人类一起流浪的话,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对比目前的影评,比较火或者说获得大部分人转发和认同的理论是“中西方文化差异”,流浪地球写出了中国人的集体观念和乡土情结,即使走,也要带着地球一起走。
实际上,这是不懂作者刘慈欣想表述的内容。
至少,写出类似影评的人,没有看过《流浪地球》原著。
原著中对地球派和飞船派的斗争,有一个解释的片段。
身为飞船派儿子的学生说地球派都该死,而身为地球派的老师用一个学生的例子做了解释。
这个例子是,学生设计了一个完美的生态循环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存在180天以上的自循环,可是实际上不到两周(凭记忆,数字可能有出入),连一半的时间都没有坚持到原本生态系统里的生物和水都变成了腐肉和沼泽。
太脆弱了,人类制造的生态系统,不论是自以为完美的设计,还是按照人类的极限科技制造的纽约城市那么大的循环生态系统(这是书中理论上技术能实现的极限),可能只需要一个环节的失误,人类文明,就将像被细菌侵蚀的腐肉,散发出死亡的恶臭。
那么,谁能有这个自信,人类现行科技设计出的飞船,以及穷尽人类智慧设计出的生态循环系统,能够支持人类文明2500余年的岁月,并成功抵达目标星系后,有足够的资源重建人类文明?
没有,所以把地球变成一搜宇宙飞船,是人类唯一的选择,而且还需要尽力保护地球,因为不是地球需要人类,是人类寄生于地球,人类根本没有能力,在离开了地球以后长时间生存在宇宙中。
人类是没有断奶的婴儿,根本没有独自星际航行的能力。
这才是作者刘慈欣想要表达的内容。
想起电影《迷雾》里,以为自己面临绝境而举枪自尽的人们,和《流浪地球》中放弃希望自尽的人如出一辙,可是如果再等等,也许就能迎来转机了,绝望的时候再等等吧,而最坏的结果,就是孤独的死去了。有什么好怕的呢,人类已经没有什么可以失去了。
想到这里,我又继续搜索了作者刘慈欣的新浪博客,并读完他最新的文章:
“具体来说航天的市场究竟在哪里?我们平常想到的有太空资源开采、太空旅游等,但我们还是想想计算机,当初为科学计算而发明,如今人们用它干着无数的事情,从视频聊天到网购,唯独没有用于计算。航天的市场也拥有无限多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我们如今很难预测。比如,人们似乎很少想到,航天事业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可以把地面上的高能耗和高污染企业都移到太空轨道上,地球的能源企业也可移到太空中,包括太阳能和核发电,把发出的电能用微波传回地面,这样将彻底解决包括全球气候变暖在内的环境问题,使人类世界迎来真正的可持续发展。这样做在技术上已经没有不可克服的障碍,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一旦启动,现有的IT市场将算不了什么,而对人类生活的改变会远大于互联网。那时,航天将真正做到立足大地,也就有了仰望星空的基础。”
很难不心潮澎湃。
人类已经可以做到这么多的事了,既然前方有这样广阔的前景,又争什么地球霸主,为了全人类共同的利益去探索星空,不是最好的选择吗?
期待着,有生之年,能看到人类进入宇航2.0时代,也就是真正拥有,独立的,在宇宙中长期生存,并有能力殖民的时代,虽然自知希望渺茫。
而3.0时代,大概就是改造宜居行星,能把星球分类为资源行星,宜居行星,并划分行程单位,改造为适宜人类生存的行星的时代吧。
无比期待这一天的到来,无比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