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长出好麦子
乡亲发来一段视频,麦子快熟了。
我老家,鸡泽“一溜村”,属于黑龙港流域,土地多是重度盐碱。“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只听耧声响,不见粮归仓”,这是过去真实的样子。我去大言寨上学,曹庄地好,收麦子、收玉米,曹庄的同学有时拿馒头,有时拿玉米窝头。我们“一溜村”长不好麦子,长不好玉米,高粱耐碱、耐旱、耐涝,每年多少有些收成,只能一年到头吃高粱窝头。看到好村的同学吃馒头、吃玉米窝头,嘴上馋得慌,心里很羡慕。老人们也常说,生到这个地皮儿,就认这个吃窝头的命儿,“黄沟柳下,不吃麦子吃啥”,人家那儿是好地皮儿,收麦子,吃馒头。过去,“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人们只说“黄沟柳下”,但老人们大多一辈子没有去过三、四十里地的黄沟村、柳下村,只知道人家那里的“麦地窝”,吃得比咱好。
40多年前,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搞了一个23万亩的“旱涝盐碱综合治理研究试验区”,并以此为中心,辐射黑龙港流域盐碱区,邯郸东部盐碱区大多受益。昔日“兔子不拉屎”的盐碱地,现在一亩地能收千把斤的麦子。过去谁要说盐碱地能收这么多麦子,人们会说这人说胡话,没影儿的事,现在实现了。不是“梦想成真”,是有些事做梦也想不到!
2018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