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上有个词叫:橡皮筋效应(当一个人一直对你忽冷忽热,一定不要讨好!学会这个方法让他主动向你靠近)

又是一个失眠的夜晚,我盯着手机,看着聊天对话框。他昨天一早发的“早安”还留在屏幕中间,可我饭后发出的那句“今天工作还顺利吗“却一直停留在最底下。我的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酸涩:明明上周他还兴致勃勃地约我周末一起去看电影,怎么现在连敷衍都懒得装了?后来我才明白,这种间歇性失联后又若无其事出现的戏码,在心理学上叫橡皮筋效应。他拉扯着你,你越主动贴过去,他就越想向后弹开。

一、橡皮筋效应:推来拉去的关系困局橡皮筋效应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际交流中的微妙关系:当一方靠得太紧时,另一方会觉得喘不过气,本能地想拉开距离;而当主动靠近的一方后退一步,拉开距离的那方反而可能产生好奇或不适应,试探着再靠近点。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其实背后有3点原因:1.空间需求:每个人都需要个人空间,关系再要好的朋友也不能24小时都贴在一块儿,也得有喘息的空间。逼得太紧,只会让对方想关上心门躲开。

2.恐惧投射:对你忽冷忽热的人,不一定心里没你。有些人可能会因为小时候的一些经历,本能地会抗拒别人离得太近。3.人性悖论:过度的讨好容易贬值,越是随叫随到、百依百顺,对方可能越不拿你当回事。就像好东西太容易白送,反而没人珍惜。


二、4步教你,如何让橡皮筋主动回弹有时候后退一步不是放弃,而是给彼此一些空间,让关系有机会自然地生长。

1.别追太猛,学学对方的节奏我一个朋友以前每天会给男友发二十多条信息,对方却很久才会,甚至不回。后来她学着,男友主动找她两次,她才回应一次,同时自己报了个兴趣班。结果,当她认真上课时,她男友反而时不时就给她发消息:“在上课呢?”“忙不忙呀?”当你停止屁颠屁颠跟在对方身后时,对方才会看清楚你在他生活中的位置。

2.别围着他转,你才是生活的主角《傲慢与偏见》里的伊丽莎白为什么会吸引达西?正是因为她有自己的世界。她读书骑马时专注的样子,比天天围着男人转更有魅力。当你的生活像花园般丰盛,蝴蝶自会停留。筑起兴趣的城墙,才不会被别人的忽冷忽热攻破心防。

3.学会表达边界,表明你的原则表姐对付男友的冷暴力的方式是直接笑着说:“你想沟通交流的时候再来找我,我先去追剧了。”没想到对方当晚就直接弹视频来了。把质问“你怎么不理我?”,换成“你忙你的,我有空再聊”,表明我的时间也很宝贵,你怎么对我的,我就怎么对你。

4.建立自信,你的价值不靠他定义在日剧《凪的新生活》里,讨好型女主角在最后终于明白,她的价值不需要靠别人的认可。当你真正喜欢自己、认可自己时,别人忽冷忽热的态度,就不会左右你的心情。

三、从“追逐者”到“发光体”橡皮筋效应的本质,是一场互相消耗、注定双输的权力游戏。

真正能破局的关键,不是你有多高明的技巧,而是你看清楚一点:任何让你费尽心思、勉强自己去维持的关系,都说明这段关系本身就不太对劲。

就像一根被拉来拉去的橡皮筋,它越是想靠近去“被需要”,绷得就越紧。

直到它不再试图迎合拉扯,恢复原状,才找回自己该有的样子。

而真正在乎你的人,是不会让你一直紧绷、难受。最后,一心老师的话:爱不会让你迷失自己,而是找回你自己。

当你专注于自己时,缘分往往不期而至。一段好的关系,应该是双方自然而然地相互吸引和靠近。就像两股相向流动的水,不需要拼命地追赶,各自自然地流淌,交汇时自有默契的回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