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时间我出行的目的都是为了玩,为了随心所欲。每次途中也都会发现生活的多种可能,尤其这次,我打算记录下来。
我哥结婚,按道理我是可以不用去的,但是因为我觉得这很有可能是我们全家人一起出行的唯一一次机会。不是我悲观,而是往后的事情越来越多,也会越来越不自由。出发点是好的,但整个过程让我看到了自己的自私和焦躁。
在去机场的路上,爸妈不断打电话的催促让我厌烦,对于他们不懂的东西我懒得解释,对于我妈过马路的横冲直撞我直接发火。。。我给我爸说年轻真好,我开始恐惧老去。
不能按照原计划的行程走,我会焦躁。天气原因,不能很好的游玩,我会耍小脾气。我完全忽略了我哥和嫂子的感受,每次生气过后自己都会后悔,然后去向他们道歉。嫂子说她可以去接受所有的情况,我觉得可能和她读很多书有关。
从昆明去大理的火车上,遇到一个9岁的小男孩,特别懂事,陪他玩了一路,临走时看着他的眼泪心里挺难受的,但迟早他会忘记有一个姐姐或者是阿姨陪他玩过,迟早他会经历更多类似的事情。
每一座古城相同而又不同,有千万种共同点又有着一点点的不同,或许这恰恰就是它的独到之处。大理,这座古城有着自己的文艺,满街的手艺人,满街的男女青年,文艺的,伪文艺的,时髦的,非主流的,特殊的。不同于以往去过的地方,这里除了十元店外几乎所有的店铺都出售着手艺人的小点子、小心思。手工包包,手链,装饰物,酸奶,鲜花饼,等等。各种精致的小物件是年轻人安放下来的青春。酒吧里,各种不同曲风的吟唱饱含着他们的梦想和自由。街头,赤脚售卖多肉挂件的男生吹着口琴。巷尾,一个画着精致妆容的女孩手持剪刀,正在制作精致的头花。一直,我都以为我自己足够爱好手工艺品,但我没有勇气去经营这样的小店,我不知道他们在获取自由的同时会不会伴随有恐慌,我还是世俗的。
最为惊喜的事情莫过于我爸给我买东西了,这么多年来,几乎从来没有过。从一进古城我就开始喊着要买帽子,逢店必进,直到晚上快逛完了也没买到一顶合适的。最后一家店,我爸过来帮我选,给我讲价,最后付钱,一气呵成。我问他是不是看我都看了一个晚上实在想买才帮我的,他说是的。看帽子的同时,我也没有错过包包,在手工缝制的包面前我毫无抵抗力。同样的,我爸最后主动帮我选,他还问我那么多都没有挑到你喜欢的?因为真的很贵。还好,挑到了合适的,喜欢的,也负担的起的。不得不佩服我爹的讲价能力。这算是整个旅程过程让我最惊讶的事情了吧。
再说说昆明,每一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春城、花城,名副其实。城市绿化好的一塌糊涂,薰衣草可以用来做城市绿化,嫂子告诉我正在遍地开花的另一种乔木是紫楹花。城市线路的名字听起来也极为优雅,比如珥季路、彩云路等等。报站更是贴心,会告诉你这个站是在那条路上,比如说七公里.滇池路。总之,留给我的印象也还不错,除了紫外线真的很强以外。
见了好久不见的朋友,我们俩算了一下,认识马上就十年了。我觉得我们属于少有的一个工作,一个上学,在一起还有的聊的人。一起感叹时光的流逝,也一起对未来充满了未知的恐惧,更多的我觉得其实是一种互相鼓励吧。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也都还没放弃。
这一次一直在说自己和云南八字不合,第一次去天气就不好,这次更是,连着下了好几天的雨,回来的时候雨也还没停。嘴里说着再也不去了,但我知道我肯定还是会再去的,我还没有去过香格里拉,没有去过西双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