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夫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学习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持之以恒的学习则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当然,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的时候,则另当别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并一直坚持下去,当会有所得,如果能够温故而知新则可以为师了。
人的一生总是在重复前人的过程,在年少无知的时候,父母告知一些经验教训,大多数都会不以为然。“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只有人有了一定的经历的时候,才会觉得这句话是多么正确。或许年轻人成为人父人母的时候,才会明白其中的道理,当然这也是大多数,还有很多至愚之人到死都不会明白做人的道理。所以现在有很多老人为老不尊,不是老人变坏了,是坏人变老了,用顽固不化称呼这一类人是没有错的。
孔夫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现今社会如此服侍父母者的比例极度下滑,现在居然有很多不孝敬父母得人嘲笑孝敬父母的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人渣成气候的时候,圣人也会成为嘲笑的对象,颜之推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世风日下或是其根本的原因吧。
欲望,就两个字,有多少人在欲望的沟壑里消亡?上至君王,下到百姓,无不沉浮与欲望的海洋,有的迷途知返,让生命归入正途;有的勇往直前,直到身败名裂,粉身碎骨。贪婪者古今皆有,今人尤甚。仁义至善古人有之,伪饰者也大有人在,但是,总有一个判别或践行的标准;今人已经失去仁义至善的标准,甚至把仁义至善嘲笑了近百年,让人茫然无措,沉浸欲海无法自拔。孔子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今君子之风却无法偃小人之草,小人变异?是有侥幸之心也。
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今之积弊之重可见一斑!今之人巧言、令色而以为能,不知耻!足恭、谄媚而不避人,以为常道者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欲之物之惑历历在目,虽向佛之心亦难平静,虽圣人在世亦无所措手足!
现今社会文字的简化给更多的人带来学习的方便,但是,现今社会对于文字的解读能力却变得浅薄,古代文字对于事物的精确的描述,到现在也就知道个大概完事。譬如脖颈与项称脖子之前后,现在有很多人统称为脖子而不知细分;电视剧里面很多人物的对白,经常把叔伯兄弟和堂兄弟乱称一气;很多人知道衣裳,却不知道上衣下裳。花鸟之名知道的甚少,读别字的人却越来越多,现代人似乎已经习惯读别字,甚至以糟蹋文字为乐事,以读别字或歧义词语为能耐,恬不知耻!很多人已经不知“耻”为何物!古人造神让人去敬畏,让人寻求精神上的依托,中国有神,欧美也有神,神在古代代指至善至美的化身,现在动辄就是女神、男神,让女神男神如批发市场的廉价商品一样遍地皆是,那也许是某个人的神,而某个人的神是不能称其为神的。
在充满诱惑的社会,看书学习已经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如能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则是一件更奢侈的事。
在自己心烦意乱的时候,捧起《论语》、《道德经》来读一读居然能够安神,这也许就是医治自己心灵的良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