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没有感觉很累?
累就对了,用尤瓦尔·赫拉利的观点回答就是:都是祖先丢的锅。
人类发展至今,发生过很多次阶段性革命,因为维度不同、观点不同,划分也各不相同,叫法也不一,《人类简史》则是划分成这么三个阶段的: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工业革命。
今天就来谈谈这些革命,是如何一步步让我们人不如狗,狗活成人的。
2
首先是认知革命。何为认知革命?简而言之就是人类创造了神。书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历史起源于人类创造了神。”你可能会说:什么玩意儿?神有什么用?别急,想想文明已源远流长数万年,就算是唯科学论的今天,神依然不灭,你说它完全没用,那是不可能的。
任何东西,只要相信,它就有用,就如我们相信科学、相信纸币一样。
借着这个前提,我们假设一个故事:一个原始人,数日未吃未喝,几近穷途末路地走在森林深处觅食。忽然,他发现不远处有一头狮子,可是仅凭他一人,谁是食物还未可知,他不想冒险。就在这时,他看见对面草丛也有几个人在蠢蠢欲动。他立刻想到了一个办法,于是摸过去,指着天空一朵白云对他们说:“神说,那头狮子不是你们的,也不是我的,而是我们的,我们要拿下他,就必须合作。”于是几个素未谋面的人就真的开始了合作,猎下了那头狮子。
因为相信神,人类才能凝聚起来,形成一股极其巨大的力量,一举从动物中脱颖而出,开始了称霸地球之路。
如果你觉得上面故事很扯,那再给你讲个《史记》里的,刘邦斩白蛇起义,自称白帝转世,相信都听过。你觉得扯淡吗?扯。你信吗?不信。但有人信呐,正是因为有人信,刘邦才能推翻秦建立汉。
刘慈欣《朝闻道》中有一段对话,用来总结认知革命于人类的意义,我认为刚刚好:当一个生命开始抬头仰望星空时,那么距它最终解开宇宙的奥秘,仅只有一步之遥了。
3
再来说说农业革命。其实就是从部落打猎,过渡到以家庭为单位农耕的这么一个过程。
农耕让人避免了与野兽搏斗,带来了温饱,而且只需要锄地浇水施肥就行,比起打猎,似乎还很轻松呢,好像百利而无一害,其实不然。
农耕加大了人对土地的依赖,让社会进入了冷兵器时代,带来了数不清的战争;同时也让一部分人解放了双手,出现了明显的社会分工和等级分化,人被分了三六九等,剥削也随之而来。
而且农耕也并不轻松不是么?原先几个人采摘打猎,吃完完事再打,但农耕不一样,必须四季不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惊恐天时不好,还要未雨绸缪,筑仓屯粮。
4
最后是三次工业革命(我们正在经历第四次)——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工业革命开始,人力逐渐被机器取代,这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带动经济,这些都是需要市场和资源呐,于是又是无休无止的剥削和战争。
随着和平到来,人类飞快地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一定程度打破了空间的束缚,实现了一机在手,世界我有。可是这和农业革命一样,都抱着让自己更轻松的目的出发,却最终发现,非但没有变得轻松,反而更累了。
比如电子邮件。以前沟通两地靠书信,你要想寄出一封信,就必须要有纸和笔,要手写,然后装进信封封好,再贴好邮票,最后走到邮筒投递。而现在呢,你只要登录你的邮箱,随手就能寄出一封信,无论那人在天涯海角,几秒就到。
就是因为随手能寄,几秒就到,于是我们每天都会收到几十上百封邮件等着你回复处理,看似节省下了时间,其实是让你更快节奏的工作、生活而已。由此及彼,都是一样。
这让我不由想起一首诗:
在传统的书信年代,等一封信,可能要几天,几个星期,甚至是几个月,两个人的感情也在这等待中日久弥坚。可现在只要两个人都带着手机,天南海北,也能在一分钟内得到对方的反馈,用一天就能说尽那时要用一辈子才能说尽的情话。
所以不必总惊于他人瞬间的分分合合,不必总羡慕古人的海枯石烂,毕竟我们在以快人百倍千倍不止的节奏在生活。
5
最后用一句话,推翻我上面所写的全部:一个人知识越贫乏,所相信的东西就越绝对,因为你根本没有听过与此相对立的观点。
希望大家不必绝对相信以上的这些,坚持学而思、思而学,而后写,不断开阔眼界、丰富精神,最后形成自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