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期中考试。语文考试结束后,我随手拿起一本卷子翻了翻,想看看答题情况怎样。尤其是看看作文,看文面是否整洁、字迹是否工整、详略是否得当、主旨是否明确。这次考试的作文题目是《成长中的那道光》,破题不难,只要扣住“光”来写就不会跑题,难度不算大。不过,和预估的一样,问题也是比较多的。
一篇整整齐齐的作文呈现在我眼前,清秀的字迹,清爽的文面,让人一看就觉得很舒服。我认真读了一遍,确实是一篇好作文。而且,这孩子,是真的在“我手写我心”,绝不无病呻吟。我截取了其中的一段发到了备课组群里,附言:可怜的初中生。小施秒回:孩子太难了。另一个又说:确实可怜啊,感觉不开心。接着又有一条:祖国的花朵,天天被摧残。
这是个不爱学习的孩子吗?我觉得不是。看这流畅的语言、认真的字迹、精巧的句式,显然是有着很良好的写作基本功,这样的孩子,成绩一般不会差。那这是个消极懈怠的孩子吗?也不是,因为下文里,他写到了使自己走出苦闷的那道光——小学的班主任,满满的正能量,文采斐然,情深意切,令我感动。
小施说:“我觉得这孩子至少说出了200个学生的心声。”我说:“我觉得不止,说不定有500个。”我们无奈地笑。
初中生活是快乐的吗?也许很多人觉得,正是大好年华,有父母创造着最好的学习条件,孩子只要认真学习就可以了,有什么不快乐的?还有的人说:“当你经历了人到中年时生活的重重打磨,你就会觉得中学小学是多么快乐。”似乎也有道理,鲁迅的《朝花夕拾》不就是因为遭遇了人生之困顿后,才格外怀念童年吗?当时只道是寻常。
下课后,听着孩子们在教室外面的楼道里大呼小叫,嗓门大得似乎石破天惊,够快乐吧?可是除了大声喊叫,或是你推我我推你,孩子们并没有什么娱乐项目。有几个孩子带着羽毛球,想下课后到楼道里打球,然而熙熙攘攘的楼道人满为患,哪里能施展开拍子?刚勉强打了几个回合,就被巡视老师看见了,于是警告:不准在楼道里打球,要到操场上去!可是,我们教室在五楼,下课十分钟到操场上打几个球,然后再爬到楼上,哪里还有游戏的乐趣?还会影响下一节课的效果。
延时服务是国家政策,是“减负”的副产品。可是,学生的负担并没有减轻,却似乎越来越重了。作业总是那么多,在学校用两个延时自习都写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写到十一二点;周六日总是那么忙,学音乐学画画学书法学篮球……他们不知道什么是休息,因为从有了记忆以来,他们过的就是这样的生活;考试的科目越来越多了,上高中越来越难了,父母越来越焦虑了,本来挺有意思的体育课每节课只剩下跑步了……想想吧,一个初中生能有多少快乐。
更有甚者,我还看到了一个学生的作文,写得满满的,信马由缰随心所欲,却不离一个话题:我每天都想着怎样去死。我看完吓一跳,赶紧拍照转发到语文老师群,看看是哪个班的,一定要密切关注这孩子的心理。
前些天看了一篇文章《放学路上》,作者感慨现在的孩子们没有自己当年“放学路上”的快乐了,他们一放学就被装进豪华的笼子里,几乎与外界隔绝,从前放学路上小伙伴们嘻嘻哈哈、互相取乐、互相治愈的快乐,很多孩子是体验不到的。我们总说孩子的作文内容匮乏,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作文内容怎么能五彩缤纷呢。
和孩子们的作文相比,我这一篇倒更像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