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了但没有拒绝的可能,不说就被认为是默认
做为实习生进入公司的第二周,仍然无喜无悲的过着,对工作对生活一如。工作按部就班,生活两点一线,通勤一个小时多,让人觉得疲惫。有时甚是觉得枯燥。部门10来个人,已婚一半,同龄一半,说不清距离在哪,但没有很想交谈的欲望。沉默有时候被人看成内向,我并没过多解释,就这样。感兴趣偶尔参与,不感兴趣自顾自做自己工作。
上月部门聚餐,老总劝酒,笑着拒绝,不胜酒力,一点上头。可似乎没人不在意,老总说出来工作不懂喝酒就是不给人面子。这话直击心头,让我直接不适,淡淡一笑,最后几轮下来还是喝了一杯啤酒。喝完脸热头晕,心里直想 没有下次了。你看,有时候职场就是这么“虚伪”,“迎合”似乎成了家常便饭,我不想,可逃不掉。我不是不给你面子,正是给了面子才说不会喝,可你不觉得,所以我喝了,但我觉得没有面子的是你。
有时候说和不说,有什么不同呢?有人听有人不听,有人在意,有不放心上。都说三观不同,不必强融,我不想融,可实际是避免不了。
孤岛可能是未被发现的,也可能是被分割出来的。
二、常读书,多思考
枯燥又忙碌的打工生活,挤压着一分一秒,一天下来,只有睡前一两个小时是独属于自己的。深圳这个城市,很快:打工的人永远在赶路,挤地铁挤公交。在地铁上被挤的无法动弹的时候我就在想,深圳是这群人创造出来的。每个人出行都在低头,偶看一眼,看小说、刷视频、看新闻、看股市基金、站着发呆打瞌睡的应有尽有,我在其中,又独立又像附庸。
上星期利用通勤时间看完了一本电子书《好好告别》(凯特琳•道蒂),很唏嘘也很震惊,中国人普遍把死亡后的尸体认为不祥,而作者从事葬殡工作,每天接触尸体、火化尸体,从一开始的害怕到后面的淡定,文字里有她对死亡的看法和对尸体该有的尊重以及。好好告别,无论是对活着的还是已逝去的人,珍惜现在与人相处的每一分每一秒,意外和惊喜都不可预测。什么是开始?什么是结束?只不过都是另一种形式的继续。死亡始终是被人恐惧的东西,可它却是一切的终点和起点。
多读读书,触碰一下他人的“价值观”,会有很多收获
三、千万人里,你是哪个?
以前不懂为何考公,千万人往矣,直到自己也成为其中的一员。第一次考诸多不懂,查了很多资料,也听了许多人的见解,报了一个离家比较近的。一个人坐火车、一个人住酒店、一个人赶考,那两天从未觉得自己如此勇敢过。考试当天,一大早起床,吃了早餐,叫车等了很久,在我希望快要破灭的时候,打到了车。司机师傅问我几点开考,我说8:30,他说可能要迟到了,赶不过去,那边很堵。我说迟到没事,过得去就行。到达考场附近,车流很长,路边交警其实也在焦头烂额吧。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已经8:15了,瞥了一眼窗外,有个男生背着包,在努力的奔跑,冲向考场,让我动容,步伐很快也很坚定,这是不是离他梦想最近的一次呢?我希望是。
跨进考场正好开考,坐下缓了好久才平复呼吸,复习的少,题做的也少,所以拿到试卷恍惚了很久。很多不会做,数字题尤甚,最后连蒙带写没有留一个空。因为疫情,我的考场有一半人未来参加考试,可我看其他人都奋笔疾书,仿佛千军万马,奔向战场。我站在其中,手里空空如也,没有武器也没有战马。
日子一日复一日,偶尔波澜四起,比如深圳疫情的严峻,而我离的又近,核酸一日一检,人群来去匆匆。前几天做核酸,做到喉咙发炎,进而感冒头晕发烧,让我惶恐又难受。去发热门诊看,填个问卷,眼花填错还进了黄码区,后面改过来了,又是抽血又是做鼻拭子,等了半个小时的抽血报告,拿着去给医生看,她说我报告很好,没有什么问题,多喝水好好休息就行了,开了两盒药。等核酸报告出来等了2个半小时,阴性,心情平安落地。一个人去医院,看着人来人往,忽而觉得生命是如此的脆弱,渺小的是我们。
心情烦躁又平静,更多时候没有情绪,工作让人烦,生活又让我按部就班
实习生罢了,又有什么话语权呢
可日子好长,我也想站起来
找找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