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因为疫情,宅在家,基本是看书、听书、追剧。情形是:书一合上,我就想不起来看的什么书,讲的什么内容,更别说情节了;听书和追剧也同样的遭遇,只要一关上手机或电脑,就想不起来是什么。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三个月前,我一直忽略这种状态与记忆的关联,刻意否认它俩之间的关系。
我记忆好,在家里、同学、同事间是公认的。儿时,我们家什么物件放哪儿问我就行,连根针放哪我都能立马报出来,什么东西被谁借走、什么时候借走,我如电脑查询般地报上来。上学,同学们都很是羡慕我,看我成天迷迷糊糊,根本没把心思和时间花在学习上,但每一次的成绩都不会很差;上班,干的人事工作,挺需要记忆的工作,要准确地记住单位的每一位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应对领导的随时询问。一路过来,这些都OK。
可是,近三个月太不得劲了。对书、事越来越记不起来,糟糕的是电脑作业,我用的是五笔打,手放在键盘上,经常出现不知道怎么拆分或不知道字根在哪个键上,这也就算了,不行,我可以重新学习拆字和背字根键。更糟的是我对着电脑想打某个字时,居然想不起来字是怎么写的,连最平常的字经常出现卡壳,这可把我急的。
上周,单位搞活动,我负责把中午的快餐一盒一盒装箱以方便搬到活动现场。装饭菜的人问一遍“多少盒了?”我数一遍,报数给他们;再装,再问我多少盒,我再数一遍报数;装—问—数—报,这样反复了好几次,不但我意识到自己的记忆问题,连同事也感觉到了。一盒一盒也许是记不住,但一箱多少盒,记有多少箱不就行了。不行,记不住,记不住大箱多少盒、小箱多少盒;记不住有多少个大箱、多少个小箱。不重新数就是不行。重新数也没关系,问题是重新数最后还是对不上数,幸亏是多出数来,若是少了,不就得有人饿肚子。
新年第一天去寺庙烧香回来,直接到办公室用电脑写完更文发到微信,本想着经手机微信上传简书,有同事来,就一起聊天,搁下了发文一事。结果到了熄灯迷盹了,突然想起尚未上传更文,一看时间已是凌晨1:32,哎,那个遗憾啊,断更了!这一断更就怕以后很难再坚持。我一边懊恼一边又无能为力,干脆关了手机。第二天,忍不住点进简书,居然发现系统竟自动给我启用了复活功能,我咋不记得我有复活卡呢?
看我这记性,到了这一步,我也不好再作否定、再作逃避。下午从电脑、从我所有的医学书上不断地找有关记忆减退的知识。这件事是我接下来长期要做的了,得想尽办法去控制和延缓记忆的走向。
看到此文的朋友,如有什么好办法和好点子,请伸出友爱之手,给我个留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