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89天
原文阅读:
5.15 子贡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讲解: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给他“文”这个谥号呢?孔子说:他勤敏好学,会向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去求学问,而且也不认为这是一种羞耻,所以封号为文。
启发思考:
孔文子,名圉(yǔ),是卫国的贵族,曾在卫灵公、卫出公两朝为卿。他死后卫国的国君赐予他“文子”的谥号,后人就称他为“孔文子”。
“文”的谥号含义是表率、榜样。孔文子有过违礼的行为,所以子贡质疑一个不遵守礼法的人怎么能做榜样。孔子告知子贡,仲叔圉谥号“文”是正确而妥当的,因为他的学习精神可以成为榜样,孔文子的谥号是在赞扬他:机敏又爱学习,位高权重却不耻于向地位低下的人请教。
朱熹对《论语》这段解释说:凡人性敏者多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这也是后世“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两个成语的源头。有人说,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人的评价并不求全责备,而是实事求是,对事不对人。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大家都非常熟悉了,在此就先不深入探讨了。而是来学习了解一下,中国历史上贯穿了至少3000年的谥号制度。谥号属于儒家礼制里“名”的一种,是名分的名。对于不同身份的人,“名”有不同的配套,谁都不该越级。
不同身份的人,死都有名分上的差别:天子之死叫“崩”,诸侯叫“薨”,大夫叫“卒”,士叫“不禄”,平民百姓叫“死”。这些名目并不是随便安排的。按照儒家的经典解释,天子的死相当于高峻巍峨的大山崩塌,所以叫“崩”。山崩的时候会发出“薨——”的巨响,所以诸侯的死叫“薨”,只是借用了山崩的音效,但并不等同于山崩本身。大夫的死,是人生的一场庄严谢幕,所以叫“卒”,表示终结。士人领取俸禄,死了就领不到俸禄了,所以叫“不禄”。平民百姓身份低贱,活着的时候没有什么名声,死了也留不下什么值得纪念的,身与名俱灭,就像冰澌溶泄一样,所以借用“澌”的谐音,叫作“死”。(《礼记正义·曲礼下》)
人死以后,从此属于鬼神世界,名字就会成为忌讳,需要提到死者时,必须称呼谥号才行,而后世晚辈就把先人当成鬼神来祭祀,叫作“以讳事神”。
“谥”这个字,右半边是“利益”的“益”,有“增加”的意思,从字面上看,就是给死者新取一个名字。活人的世界和死人的世界要分别使用两套称谓系统,绝对不能混淆 “谥号”相当于盖棺论定,古往今来,这都是封建王朝礼法中的一件大事。
根据对西周青铜器铭文的考古研究,谥号普及大概是在周穆王前后。周传统里,天子和诸侯的谥号原本都是一个字,是对天子一生的功过论定,商议谥号的人是和天子同宗的长老。如果天子真的不成体统的话,那么确实有可能背上一个难听的谥号,比如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
两个字的谥号是进入春秋时代,随着礼崩乐坏才出现的。秦以后,帝王的谥号由朝廷掌管礼仪的官员议定,他们不敢也无法褒贬天子一生功过,后世的谥号都是溢美之词,也越来越长。例如,唐肃宗过世的时候,谥号是文明武德大圣大广孝皇帝,竟然多达9个字。再后来的唐宣宗,谥号是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18个字。通过谥号,我们也可以对历史人物和礼法制度的演变多一点儿了解。
参考书籍和课程:
熊逸:熊逸讲透资治通鉴
许纪霖:中国文化30讲
靳大成:《论语通读(上)》
李零:《丧家狗:我读《论语》(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