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打开微信,朋友圈里齐刷刷的都在晒着一种吃食——撑腰糕。晃悟:今天二月二了,龙抬头的日子。
圈里的“撑腰糕”各式各样:有好看的,有好吃的,有好看又好吃的;有方的,有圆的,有不方也不圆的。
家里还有一点儿年前买的糯米粉,入乡随俗,在忙活完空课和作业后,我也准备做一做。
就地取材,一小袋黑加仑葡萄干、一小把腰果杏仁,切碎,装碗。加少许红糖、一点淀粉、一点儿水,搅拌成甜丝丝的馅料。
加烫水用筷子把糯米粉搅成面团。本想用手再揉一揉,哪知这面粘性太大,刚一下手,就粘得满手都是,越揉越粘,只好加点面粉轻揉成形。
将面团搓成长条,分成均匀的小剂子,揉圆、按扁、包馅、再按扁,放入刷油预热的电饼铛里,一气呵成。几分钟的功夫,煎至两面金黄,就好了。
装盘,端到小丫头面前,马上给了评判:这哪里是撑腰糕呀!分明就是小黏饼!
我知道小丫头所说的撑腰糕,是如同事所蒸的那种软软绵绵的小甜点,但家里一没烤箱,二没微波炉,有蒸锅又怕把握不好分寸浪费了食材,所以干脆就烙成了小饼。
“我都上网查了,撑腰糕有各种各样的,粘糕油里煎煎蘸点红糖水也算的,蒸的也算的。总之,用糯米粉做的小甜点都是的!”
“好吃就行!”先生的要求最简单,也最实质。
说归说,一盘小甜点,我所谓的撑腰糕,一会儿就被我们一扫而光,果然好吃才是王道。
先生总是不解这东西为啥叫“撑腰糕”?其实我也不懂。我们都是北方人,家乡过二月二,没有这种吃食。好在有万能的网络,我们在吃的同时,顺便也普及了“撑腰糕”的风俗文化。
这些天,一家人从早到晚忙着在电脑、手机前听课、上课,真是坐得腰酸背痛。但愿吃了这“撑腰糕”,腰板硬朗,身体康健,神清气爽。
二月二,剃龙头,这在南北方倒都是相通的民俗。俗语有“正月剪头方舅舅”,(意思是正月剪头对舅舅不利)虽知是迷信,但人们还是苛尽职守,正月里是从不理发的。憋了一个月,头发也憋长了,二月二这天理个发,神清气爽,还美其名曰:剃龙头,讨个好彩头,何乐而不为呢?
于是,吃了饭,我硬是喊来了先生来给他剃头。家里买了一套电动剃头刀,调好尺寸,满脑袋的头发都可剃成一样长短,所以尽可放心大胆的满头出溜,不用担心剪坏了。然后再修个边,就齐活。要求不高的先生倒也很享受我的免费服务,亦或许是对我的笨手笨脚无奈后的欣然接受吧。
在我北方的故乡,二月二好像没啥特殊的吃食,要是有,也只能是饺子,大大小小的节日似乎从不缺席的食物。怪不得老话常说“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躺着”。
倒是有一种习俗至今还记得——就是大人都要给家里的小孩穿一串“龙龙尾(读yi)儿”钉在后背上。
啥叫“龙龙尾儿”?就是把各样各样的碎花布剪成瓶盖大小的小圆片,还有一小节一小节的猪尾骨,相间隔着用针线穿成一长串,尾部再穿几根红布条作结,然后另一头用针线缝在孩子的后背上。据说,有了龙龙尾儿,小孩子遇到危险不后怕。
后不后怕已不知道,我只记得孩子们后背上挂上这条“尾巴”满街满院疯跑的兴奋,互相之间比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更漂亮,尤其羡慕那些用猪尾骨穿的“龙龙尾儿”。那时候,谁家要是杀一头猪过年已经算是很了不起的事了,谁家会有那么些的猪尾骨呢?所以更多的“龙龙尾儿”,都是用秫秸杆儿剪成小段代替猪尾骨做的。因此名副其实的“龙龙尾儿”总是惹人艳羡眼红的。
现如今,远离故乡,人近中年,童年早已成了回不去的记忆。但身居江南小城,吃着“撑腰糕”,剃个“龙头”,在记忆里追寻一串“龙龙尾儿”的故事,二月二,依然是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