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书籍《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他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
阿德勒博士把一个我们至今不愿面对的事实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是弱者,不折不扣的弱者。我们注定要生活在有限的地球上,无法逃逸;我们注定没有猎豹的凶狠残酷,也没有大象的庞大身躯,更不可能像鸟一样飞到天上去......我们的祖先是一群惶惶不可终日的猴子,只有依赖森林的遮蔽,才得以繁衍。
这种“身为弱者”的信念植根于我们的内心,我们迫切渴望改变现状,我们要为自己营造一个完美的、绝对安全的环境,在这个环境里我们强大、正确、一切尽在掌控,在物质上应有尽有,在和同类的比较中,我们的地位高高在上。这就是每个人内在的渴望,这个过程就是阿德勒所说的对优越感的追求。
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自卑的,我们的一切成就都来自于对自卑的超越,说白了,也就是来自于对自身不足的弥补。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到底怎样做才能真正获得优越感呢?而怎样做是错误的?
这就涉及到一个人类社会的基本事实——只有我们对同类感兴趣,融洽的与同类沟通,我们才有机会获得价值。因为每个人都无法与世隔绝,绝对的与世隔绝,后果只能是绝对的毁灭,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运作方式就是分工合作,只要我们是人类的一员,任何人就都要遵守这个规则。
价值的基础是贡献,如果我们没有做任何对同类有益的事情,就无所谓价值不价值。因为无论我们承认与否,价值的本质是同类的认可。
也就是说,只有当我们的行为对同类有益的时候,我们才会被社会赋予价值感,无论精神还是物质方面,都是这样。价值感的基础是健康的互动。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想超越自己的自卑情结,不断进步,那么我们首先需要做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保持对同类的兴趣,学会和同类融洽的互动。这也就是阿德勒所说的“正确的人生意义”。
只要我们按照这个“正确的人生意义”走下去,我们总会或多或少取得成功。
但是,人无十全十美,错误总会或多或少发生的。根据阿德勒博士的学说,“问题人物”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他们的人生意义错误过大,也就是,他们甚至不具有最基本的对同类的关切之情。
这种人生意义的偏差是怎样发生的呢?笔者个人认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正是阿德勒博士最大的贡献,阿德勒的回答超越了弗洛伊德的“泛性主义”,更加接近问题的本来面目,而且他的这一思想最终渗透到现代精神分析理论的方方面面。
阿德勒的观点是:没有天生的“问题人物”,“问题人物”之所以不具有基本的对同类的关切之情,这是因为在他们的早年生活中,在他们人格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错过或是被剥夺了学习并确信正确人生意义的机会。
根据阿德勒的叙述,主要案例集中在这样三个人群中,肢体缺陷儿童、早年经受过度压力儿童、被宠坏儿童。
人格的基本定型是在一个人四五岁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儿童处在一个极不利于培养他对同类关切之情的环境中,儿童缺失对同类的关切之情就是必然的。
比如肢体残缺儿童,他们极有可能成为同伴取笑的对象,并且和那些可爱的健康孩子相比,更少获得成年人的青睐,所以他们很少有机会体会到和同类融洽交流的乐趣,结果往往是在他们的内心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意义。于此相类似的是早年经受过度压力儿童,暴力、过多的惩罚、不受父母喜欢,对于儿童来讲,这些都可以成为过度压力,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同样很少有机会体会和同类融洽交流的乐趣,后果往往是可怕的。被宠坏儿童是另一个悲剧的版本,他们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不需要付出任何努力就能获得最大满足,所以他们根本没有机会被培养出关切同类的情怀,他们往往成为自私自利的人,只关心自己。
当然,先天因素,在家族中的出生顺序,一些随机因素,甚至运气成分都会对一个人的人格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但是说一千道一万,儿童早年的生活情境是决定性的,它决定了儿童今后的生活样式,决定了儿童对生活意义的理解。
我们很难凭借理性察觉到自己的生活样式和人生意义是怎样的,它们储存于我们心灵中一个比理性更为广阔、更为不可探测的记忆空间,也就是储存于我们的潜意识。我们只有通过对行为的缜密观察,才有可能窥测其大概。但是,正是我们心灵深处无法被察觉的人生意义和生活样式,决定了我们的一辈子。
根据阿德勒的学说,改变一个人错误的人生意义的唯一办法,是帮助当事人充分回忆自己的早年经历,找出最初的错误。治疗人员需要帮助当事人设身处地的剖析这些早年经历对他造成的不利影响,通过一系列的劝服活动要当事人明白这样的道理:他的人生意义是错误的,他之所以得出错误的人生意义,是因为他早年处在对他成长极端不利的环境中,我们说这是“错误的环境”并不过分,在“错误的环境”中得出的经验完全不能够作为面对全社会的准则。
这种方式现在成为了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的核心内容。
阿德勒另一个破天荒的贡献是对情绪和梦境的解释。阿德勒认为,情绪和梦境的意义在于强化行为。我们的潜意识支配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行为的核心在于实现自身的人生意义(无论人生意义是对的还是错的),当我们进行某一行为,这个行为有助于我们实现人生意义,那么与此对应,我们就会产生能够强化这个行为的情绪和梦境。由此说来,情绪和梦境是我们心灵的工具,哪怕是再坏的情绪和梦境都是如此。
最后说一些对于阿德勒博士个人的看法吧。身体丑陋,童年数次面对死亡的阿德勒,本该成为碌碌无为的失败者,但他却敢于面对自己的悲剧,探索,再探索,最终对全人类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理论大量应用于心理学领域,助人无数。
这才是真正的勇敢者。我们必须向这位无畏的,人类心灵世界忠实的探索者,致以最大的感激和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