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是个硬伤,无法体会,更无法重来。
有很多时候,我们在一个环境中生活久了,就会慢慢发展成另一个状态,或者着眼当下,走一步看一步也说得上是脚踏实地,或者有个计划,然后并为之付出行动也是一种选择。
如果在专业,成就或者计划等各方面去做一些整合,有些人谈不上是一个优秀的大学生。曾经看到那么一句话,“大学不过是一盏路灯,它的光芒或许只能照够一百米,百米之后的路需要你自己走。”真的不能不相信,有很多时候,年龄与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更具有权威,就像说一个人走过的桥比我们走过的路还要多,这就是经历不同所带来的感悟,但时间是一把刀,一杯毒药,是一条无法逆向重新来过的路,走过了就是走过了,得到了就是得到了,失去了也是失去了,经历无法共享,岁月也无法分担。正如二十岁的我们依旧是二十岁,就算心智再怎么成熟,也不会到七十岁的模样。
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我们的经历与一些真实存在的岁月轨迹无法变更,但眼界在另一个方面,打开或者关闭,限制或者自由有一部分可以自己去决定的。像很多故事很多情节,很多事态很多生老病死与悲欢离合都是书上看来的故事,我们没有经历过就不足以去谈人生。
简单做个比喻,我们的生活就像写作一样,有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是写不出什么东西的。
感觉没有话题去写或者说没有灵感,自己的生活不够丰富,对这个社会的阅历不深,提起笔来就会无从下手,泉源枯竭。如果写自己,很快就会到达自己所谓的瓶颈期,然后思维被限制,就此停止前进,那时你或许会退出或者变得焦躁。看一个作者所说,“有些比较优秀的作者,他们年龄并不大,阅历并不深”。而通过对已知生活的感知和去阅读书籍,能够打开自己的眼界,扩展自己的思维。
写作如此,生活亦如此。
眼界的正确打开方式其实有很多种,主要看你怎样去选择?
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生活的长度,或者说身在大学,我们没有办法去感知这个社会,去学习更多东西,可是我们能够扩展宽度,去做好每一件在眼界之内的事情。每天的生活看起来就像是在简单的重复着,而这看起来重复的每一天都需要我们认真对待。
打开眼界,除了亲身去经历,就是网络和书籍。
如今的网络发展越来越快,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与网络接轨,我们也通过网络去了解外界每天都发生了什么新鲜事,去认识更多的人,这应该是我们利用网络去娱乐的常态,换种思维与方法,把这种网络资源能够好好去利用,也会有很多的收获。而书籍是一种很需要长期沉淀的东西,而怎样去读,怎样去理解,或者说怎样才能够让自己去融入其中真的很重要。
如果有时感觉生活不太顺利,情感无法放置,才华渐被埋没,那么此刻能够冷静下来真的很重要,浮躁和焦虑无疑是最大的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