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有标准答案吗?
高分台剧《我们与恶的距离》讲的是由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延伸的几个家庭间,不同立场、不同参与者的故事…….
因孩子罹难濒临破碎的受害者家庭;
儿子杀人于是避逃人群的加害者家庭;
帮死刑犯辩护而受尽谴责的法扶律师家庭;
弟弟患病带给姐姐人生课题的家庭。
李晓明在影院枪杀了9个人,毁了9个家庭,贾静雯饰演的是做新闻的编辑,其中一位受害者男孩的妈妈,原本幸福甜蜜的家庭,因为儿子的突然离开,自己性情大变,开始酗酒,工作上成为人人害怕的“女魔头”,和老公关系破裂,一言不合就是争吵,和女儿也关系紧张,女儿甚至在吵架时说:“为什么你不和哥哥一起死掉”。
李晓明爸爸妈妈、妹妹开始备受舆论的谴责,为什么不教育好自己孩子?不提前发现儿子征兆,跟内疚的李家父母卖掉房子和开的店,钱全部赔给受害者家属,可是舆论依旧谴责她们,向他们砸鸡蛋、砸门,李爸爸开始每天喝酒,还未大学毕业的妹妹李晓文在家不出门,李妈妈回到乡下娘家,为了生计每天带着帽子、口罩推着三轮车去卖粽子。
终于妈妈看不下去拉着女儿去改身份证名字为李大芝,让她重新开始生活。而非常巧的是,作为新闻专业高材生去到的公司正好是受害者家属宋乔安,并且成为她下属。
李晓明的辩护律师一心想探究李晓明犯罪的原因是什么,因为他觉得法律和李小明死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下次还会有同类的事情发生,但是一走出法院的门口就被人泼了一身的大粪。
李妈妈后来在回忆儿子的点点滴滴,说:没有哪一个父母,会花20年的时间培养一个杀人犯。对,她也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花点时间陪儿子,这样就不会有今天。
大部分父母都为了给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把孩子让家里老人带自己去外面打工,所以一年的时间可能陪孩子也不到一个月,这种情况往往就忽视了,陪伴孩子,让孩子能够心灵健康的成长。
在剧中还有一个李大芝工作时的房东的弟弟,思聪也是患有同样类似的精神上的疾病。在导演方面有非常卓越的才华,年纪轻轻就获得了国际大奖,但是在后期拍电影当中被制片和一些人的谴责和打击,又遭受到了深爱的女友的自杀离开。精神分裂,脑海中一直出现幻听和时刻被人监视的错觉。
所以他一直想拍出一部作品去证明给所有否定他的人看,在一次没有经过幼儿园的允许,去幼儿园给小朋友拍视频,被警方误以为是闯入幼儿园的绑匪,这件事情让他的病情更加恶化和遭受到舆论的谴责。
最终他是在姐姐的爱和父亲的爱,以及精神科医生的引导下,慢慢的让自己重新康复。
看完这部剧,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我们有爱,觉得自己有价值的时候,我们就会心理健康的成长。也让我意识到,可能某一些我们看起来的变态杀人魔,是他们内心有一些障碍。就像天才在左疯子在右里面说的,在我们看来他们是神经病,但是也可能是我们理解不了的天才。
爱自己,爱家人,感恩我们生命中有缘遇见的人,内心有爱,就会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