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0
“真正的胆量,是当你在害怕时,仍旧面对危险,那种胆量,你并不缺少。”
——弗兰克·鲍姆
早上起床的时候,我第一感受就是:“该死,昨天又没控制好饮食”。因为早上的胀腹感让我很不爽,加上自己一直处于半疲惫状态,消化更没那么好,吃的时候什么都忘了,又或者根本没有忘,只是临时给了自己借口吃了再说。在同事们的眼里,我是一个吃得特别健康的人,自带米菜,蔬多肉少。当然,这些都是表象。我在饮食方面之所以“自律”,是因为自己一直有个不给力的消化能力,也可能自己心态方面的不足,时常把自己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就影响了自己的消化系统。心态这个问题真的并非一下子就能解决的,但总不能是这样自我伤害。所以,我尽量在吃的方面有所挑剔,什么煎炸烤辣基本不怎么碰。就算有时忙得没时间煮饭而去吃外卖,也只吃那一两家油好、饭好的餐店。就算是这样,去年的体检报告还是说我尿酸超过了阀值,给我打上了尿酸偏高的标签。我不惊讶于自己的体检结果,自己的饮食是否真的科学和健康,或者自己是否真的具备在饮食方面的自制能力,我自己心知肚明。我不会因为别人对我“吃得很健康” 的评价而盲目对自己饮食习惯的自信 ,也不会因为体检结果的不完美而感到没必要的恐慌,这一切都是围绕着“自己”而衍生出来的表象,自己过得好不好,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自己会感受得到,就像我早上起床时对自己的抱怨也只有自己听得到。
心态、睡眠、饮食、运动是我最重视在做已层面的关注。对于人体整个系统而言,这都是相关联的。如果我睡得不好,心态可能也会出现波动;如果我饮食不节制,就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睡眠质量;如果我不经常运动,身心的舒畅度就可能不高,给不了心态一个很好的支撑。身体的各项指数都是波动的,就像人的心情一样。当我通宵加班的时候,血压升高也是一种正常的波动,当我睡眠不足时,心脏会增加负荷而心跳加快,这些都是正常的波动。如果我连这些波动都无法接受和有一个科学认识,我就会让各种危言耸听有机可乘。说实话,我也是才刚刚开始有这样一种认知。我也是受不了以前那个担惊受怕的自己,一有什么指数波动就像天塌下来一样,连我岳母一眼就能看得出我这个女婿自大、好胜但又怕死。这是何太告诉我的,也难怪岳母一开始就不是很认同我。就算以后让我面对这样一个女婿,我也会再三考虑再考虑。 其实,也不用别人告诉我,我的问题也就刻在脸上了,可能只有自己看不见,面对镜子的时候还自以为很酷,想想真有点无可救药的样子。
越是害怕自己的健康问题,我越要科学地面对,这是我近期的一个改变。 也不得不改变, 整天只要有一点不适,就开始胡思乱想地自我损耗,连医生都看得出我的焦虑,那些该做的和不该做的检查都给我开了,并告诉我一句:“检查单我是开了,检不检查你自己决定,我还是要照顾病人情绪的”。这是我必须要踏出的一步,我知道有些检查没什么必要,但如果我定不了心,我就无法理性对待其它事情。
一个农村出来大城市的孩子,没有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更谈不上什么视野。面对不确定性, 紧张的第一反应我可以理解。努力争争取回来的,又害怕失去,所谓“反正我也是从一无所有开始”的心灵鸡汤也只能起到短暂的安抚作用。我还经常对自己说,哪有工作不辛苦,哪有工作不劳累。这是我浅表层的认识,就像我当初认为读书、写字、跑步是好习惯一样的正确认识。先认识了它们再去探索个究竟,这是我自己慢慢形成的实践风格。从认识到认知的过程少不了像我这样的恐惧和难受,也好像必须要经过身心上的折磨才能让深入我心让自己有一定的认知程度。我也慢慢明白过来人所倡导的勇敢,也慢慢理解所谓的胆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当我突破这样的心理障碍时,我对自己真正的“自制力”看得更加清晰。就像我早上起床时胀腹不适的第一反应已经不再是恐惧自己的身体问题,而是自我制约能力不足的思考。同样,当我无法专注工作的时候,我也不会抗拒事情的不易,而是检查自己的坐姿以及手脚摆放有没有稳住。你看,自律也是分境界的,别人口中的自律和自己内心从容淡定的自律是有本质上差别的。当然,自律的目的是让自己过得更好,自己过得好还是不好,只有自己知道。 越深挖自己,越是细节的问题。才发现,连一个坐姿都能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内心、自信和容颜。所谓相由心生,其实,自己没有什么秘密可言,看脸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