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逻辑这个话题,我想起一个学应用物理的朋友,有天我去他寝室看到《逻辑学》这本书,饶有兴趣的问他:“你们还学《逻辑学》啊,学得怎么样啊?我正好逻辑蛮差的,要不借我看几天?”,他有些不屑的说,“你还指望看这种书能提高你的逻辑能力啊,这书跟逻辑没什么关系,都是些概念绕来绕去。”,我只好自讨没趣的翻翻那本《逻辑学》,后面也没借这本书,不了了之,到现在我依然逻辑很差。
过去我很喜欢沉浸于书的世界,只要看到书,我会下意识的去翻翻这本书的目录,或者会随便挑几页看,别人有一些我没看过的书,我也会兴致勃勃借过来看。但当我要写出来,或者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竟无言述说,或者脑袋里混乱不堪。也许,我不是真的喜欢看书,浮在表面的阅读只是一种对于现实的逃避,我以一种爱好学习的假象来感动思维懒惰的自己,虽然不愿意承认,但现状的窘迫,种种的碰壁,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你连最基本的立场都没有,不管你学多少知识,你是很难学到所谓的逻辑的。别人说学某某书没用,你就不去学,不管是否真的有用,你连最起码的行动都没有,至少你连验证它的机会都没有。更何况,逻辑也并不是学一两本书就可以轻易获得的,是需要边学边思考,并不断总结才能逐渐获得的,这是一个长期过程。同样的道理,对于那些所谓的知识性课程,大家各有论点,有为之疾呼奔走相告的,有愤世嫉俗认为是骗局的,等等,不一而足。无所谓对错,大家各取所需,自己判断就好。
逻辑是什么,逻辑是思维的规律。那什么是思维了?思维是具有意识的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本质属性、内部规律的自觉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简而言之,从一个知识到另一个知识产生的联系形成的回路逐步加深,所形成的规律,就成了逻辑。再简单点,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路就是逻辑。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拥有的知识是足够的,并且目前知识的获取也是相当便捷的,为什么我们周围大部分都是逻辑不清的了?很简单,我们只是单纯的接收着单个的知识,我们缺乏对知识之间联系的思考和进一步处理,缺乏这方面的练习,或者说根本就没意识到这一层。并且,人是情绪化生物,大部分时候人是被情绪和本能推着前进的,就像醉汉一样根本就不知道怎么会走到这里,或者说也懒得思考那么多。
知道了背后这些流程,自己会感觉这多年的书岂不是白读了。不过,晚点醒悟总比不醒悟强,知道我们所缺乏的,就有了刻意练习的方向。于是乎,当再看笑来老师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时,你就不会只是停留在一字不差的阅读和每周的概念更新上,你要关注的会更多,你要思考的会更多,最关键的是实际的行动。同样的,我们进行写作练习,不是简单的交个作业,凑多少字就可以了,那只是自我安慰而已,你需要不断的打磨文字,吸收更多的知识,保持更持久的学习状态。更进一步,我们要将学习内化成一种本能,并通过这种本能促进自己的成长,引导自己向更好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