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临睡前制定了今天的计划,其中一件事是整理书柜。
确实,这书柜在我们一家三口的肆意“喂食”之下,已经满目疮痍,昨天下定了决心,必须还她一个清新的面孔。
对外物的整理,我向来喜欢,伴随着内心的期待和兴奋入眠,今早,竟在闹铃响前醒来了,睁眼一看,5:20!好吧,一定是神的召唤,那就起床整理吧。
……
3个小时过去了,干劲十足的我扔掉了一大袋旧书和资料,书架整洁清爽如初。
图片发自简书App
然而,如果不是这次整理,我真不知道,连高中散文读本、戏剧欣赏竟被我保留到现在,快20年了!如果不是一本一本翻看,我更不会发现,高三日记本、摘抄本、大学日记本竟也静静地躺在那个角落。
带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翻开那本小小的红色封面的高三日记,回忆的潮水瞬间打开了闸门
——我原来这样仔细记录过每月支出;不厌其烦地抄写中英文地名、人名、名言;摘抄成语、好句;还定期制定各个阶段的学习复习计划,时不时写下豪言壮语为自己打气,女神周慧敏贴纸总在最重要的位置出现(80后的标配啊)……点点滴滴的细节,似乎就在昨天。
是的,我曾真正为自己奋斗过。那年,唯一激励我日复一日埋头学习的,只有一个原因——考上好大学,走出家乡,改变命运。
努力没有白费,我如愿以偿考入那所211大学。从某种程度上说,确实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考上大学之后,直至毕业工作10年,都没能再次超越高三那年奋斗的巅峰。
为什么呢?刚需不再,理想模糊,舒适区却从未离开。
我想起一句话: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一定会撞上很多墙,但这些墙不是为了阻挡我们,只是为了阻挡那些没有那么渴望的人们。这些墙是为了给我们一个机会,去证明我们究竟有多想要得到那些东西。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