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日看了部电影《坏爸爸》,看到名字的时候,心里做好了接受这是一个严厉凶狠的爸爸的人设,不过没想到,看完了之后还是很感动的。
影片中的爸爸是个典型的事业成功人士,却在快50岁时查出身患肝癌,自知时日不多,于是想修复与已经决裂的儿子之间的父子之情。儿子呢,聚众飙车,为此还经常进出派出所,看着好像是纨绔子弟,实际上是靠自己本事立足的一个改装车专家。他重情重义,有人花高价要从他这拿走车行的商业机密,他拒绝了;而他的好兄弟因为贪财而偷机密文件被发现时,他第一时间赶到,还一口应承着把锅背下来。可就是两个都这么好的人,却水火不相容,儿子对爸爸完全不搭理,只在他爸爸来改车时才说上几句话。
为什么会有如此深仇大恨呢?原来是因为在中学时期,儿子沉迷于网瘾无法自拔,爸爸无奈把儿子送去了戒瘾中心,儿子在里面吃了很多苦,甚至右手都差点儿残疾了,儿子回来后性情大变,也因此和爸爸决裂,不再往来。
当爸爸发现自己是癌症时,想尽一切办法接近儿子,而且在儿子被坏人抓住差点闹出人命的危急关头赶到,千辛万苦才救下了儿子而自己也奄奄一息。最后,儿子幡然醒悟爸爸那深沉的爱,回到爸爸所在的家乡,打来爸爸所惦记的家乡泉水以解他的乡愁,而此时爸爸已经安然离世,徒留无尽的遗憾与感伤。
看到这,感觉好无奈,本应该享受天伦之乐的两父子,却因为种种误会而导致不相往来。里面提到最多的话是:“我这都是为了你好”。送去戒瘾中心是为了你好,安排工作是为了你好,让你交什么样的朋友是为了你好,都是为了你好!这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呢?是的,因为我们在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我们好像习惯了以爱之名去要求着孩子,要孩子学这学那而不管孩子是否真正感兴趣,要孩子做这做那而不论孩子是否真正愿意。家长自认为甘心为孩子成长付出一切而心怀委屈时,却殊不知正与孩子渐行渐远。这也是最近热点新闻“留学生12年不回家并拉黑父母联系方式”所反映的问题。
其实,并不是说家长不爱孩子,而是不会爱,不懂得如何去爱,很多家长以为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以为让他上最好的学校最好的兴趣班就是爱,以为为孩子铺就人生道路就是爱,而所有的这些,都只会成为捆绑和束缚爱的枷锁。父母的爱是无私的,这无置可否,但是否爱对了呢?真正的爱孩子,是感知孩子的内心需要,是长养其善心爱心慈悲心感恩心,是发展培养孩子树立人生目标与愿望并顺愿而教的结果,是尊重,是平等,是陪伴。
爱孩子不是操控着孩子的一切,也不是满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更不是将孩子作为私人物品而肆意炫耀和攀比。孩子是上天最好的礼物,每位家长应该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最好的自己。
希望你不要成为这样的“坏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