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桃的滋味》,是一部看的时候可能会睡着,看完过几天却会在脑海里的电影,反正我的体会是这样吧。它就像阿巴斯的其它电影一样,看似简单,平淡无奇,甚至有些随意。必须承认,第一次看的时候,看到一半简直看不下去,耐着性子才算吞下这碗淡而无味的白开水。没搞明白它到底经典在哪里?
今天重看,还是那么简单、平淡,却不会再看不下去了。平静、寡淡地看完,却很想像片里的男主那样,坐下来,点支烟,俯瞰远处城市里的灯火,一直坐着,任性地让时间在此时静止。
一个叫巴迪的中年男子,一心想要自杀,计划吞下安眠药,然后躺在自己事先在德黑兰郊外的一棵樱桃树下挖好的坑里。他想找到一个人来帮助他自杀,一个能在第二天清晨用土把他盖住的人。他开着车漫无目标地找寻着,依次碰到年轻的库尔德士兵,神学院的阿富汗学生,博物馆动物标本制作者。
前两位都拒绝了他,年轻的士兵只是认为这事不能做,就惶恐地走掉了。神学院学生用自己所学的宗教理论,和他讨论着,认为杀死自己和杀别人一样罪恶,极力劝巴迪回头是岸。
第三位的土耳其老者要凑钱给儿子治病,勉强答应了。不过老者讲了自己的自杀经历,一天晩上来到樱桃树下,准备死在树上,无意间尝到樱桃果实鲜美多汁的美味,一直吃到太阳升起来,本想在夜晚自杀,却在早上采摘了一篮樱桃送给妻子。多么美的劝说,别说巴迪,听得我真是心有触动,生与死,有时只是一念之间。老头后面那些劝说的语句也是特别美,特别精彩,可惜记不清了。
至于巴迪为什么想要自杀?最后巴迪到底有没有自杀,片子都没有交待。只是从巴迪讲述时偶尔泄露的表情,可以感觉到这个男人内心的痛苦。那个老者问,你的生活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要自杀?有什么问题无法解决?却只有沉默。
他淡淡地说,自己不快乐。老者说,自杀是不对的。他回答,不快乐也是不对的。只是这样,要么沉默,要么淡淡而过。究竟生活中出了什么问题,要一心赴死?不清楚。电影用这种开放的结构,引我们去思索。
最后巴迪倒底有没有自杀也不清楚。他走出汽车,先在山坡上坐下,俯瞰风景,抽一支烟,静静坐着(此处是两分多钟的长镜头)。然后爬进事先挖好的坟墓,面无表情,或许有些许悲伤。这时雷声隆隆,大雨淅沥,画面黑了下来。死了或者没有?不知道。当画面再亮起时,却是导演拍摄时的情景,有士兵在山坡上操练,导演喊声好,士兵们坐下来休息。而前面土黄色的山坡,原来也有绿草茵茵,生机盎然。而车声、各种噪声也被悠扬的号声代替。电影嘎然而止,闪出一排蚯蚓状的阿拉伯文,只让观影者呆在那里。
也许这就是阿巴斯的过人之处吧,开放的结构,让我们发挥自己无尽的想象,在脑子里形成自己的故事,并代入自己对生与死这个人类永恒命题的思考、探寻。
也许自杀的念头曾经掠过很多人的脑海,有时生死只在一念间。选择生亦或死,都有其坚定的理由。生命自有其冲不破的囹圄和羁绊,自有越不过的苦与痛,不愿苟且,不愿再挣扎,彻底厌倦,便选择弃它而去。我们活着有太多的无可选择,太多的不自由,种族、父母、肤色…。而自杀是我们可以拥有的自由选择。越是热爱生命,对死亡,总是会有更深的拷问。
不过我宁愿相信老人的一番话对巴迪有所触动,让他坚定的向死之心有所动揺。在他和老人商定好一切之后,又折回去急急忙忙找到老人,向老人交待,如果我没有回答,再向我扔两三块石头,可能我那时候还没有死。这是不是对生的一丝隐隐的希望呢?况且巴迪寻寻觅觅,找一个帮自己埋葬的人,也提到了如果喊两声巴迪先生,有回应就把他拉上来,赴死的路上仍有生的可能。
我宁愿相信巴迪先生尝到了属于他的樱桃的美味,从坟墓中站起来,在雷声隆隆里下了山。
樱桃的滋味就是生命中的那些美好吧,是我们在面临绝境时仍选择坚强活着的理由。不管有多困难,我们选择活着。生命里并没有什么永恒,我们会变老,爱情会消逝,物质会贬值、消失,浮华世界充满了荒诞和虚空。但是天空中变幻不定的云朵,无边无际的蓝,日出和日落,四季的更迭,随风摇曳的树叶,在你陷入绝望时,飞鸟、树林、大自然,依然如常,永恒持续,真实、安静、美好,让我们享受其间,让我们热爱生活。让我们从绝境里挣脱,走进更广阔的世界。这是我所理解的樱桃的滋味。
电影的远景是大片贫瘠、荒凉的黄土,车子在蜿蜒崎岖的山路上穿行。大片的黄土,鲜见绿色,所到之处扬起灰蒙蒙的尘土,让人感觉干燥、焦渴。巴迪驾着车,在郊外这片宛似大工地的僻壤寻索,面无表情,带着一丝探寻,向遇到的一个个穷人打探、交谈,寻找着可以帮他自杀的人。沉默、单调,节奏缓慢,只有车窗外的各种噪声在不时回响,这样的画面让人昏昏欲睡也很正常。
近景大多是在车内,巴迪和三个相遇者的交谈。阿巴斯曾说车是观看和沉思的最好场所。便于无尽的谈话以及与自己内心的持续对话。巴迪独自沉默地开着车,巴迪与三个人的交谈。巴迪和三个人的脸部交替出现,正面、侧脸,不紧不慢地说着,有意思的是,巴迪和三个人从未在同一个镜头里出现过。他们交谈着,镜头切换着个人的面部表情和细微动作。
最最让人惊讶的是,阿巴斯曾透露,其实饰满巴迪的埃沙迪从未真正遇见车里的任何一人,镜头是分别拍又交叉剪辑的。但是我们丝毫看不出两人之间并没有真实对话。这也是阿巴斯的神奇之处吧,简洁朴实总带有一种欺骗性,隐藏的细节背后却有无限深意。看似平淡,却充满想象和创意。
看20分钟睡着和电影结束仍要坐上20分钟,都属于《樱桃的滋味》以及阿巴斯的电影。适合一看再看,也属于阿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