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5
闲情拾趣
004 中秋依旧庆有别
农历八月半,俗称中秋节。
岁岁中秋,今又中秋。每到中秋总离不开吃月饼,赏明月的话题。届时,月亮圆、月饼圆,合家团圆。只是,正如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一样,虽然中秋依旧、月依旧,月饼还是称作月饼,但过节的氛围,过节的感受与我们的父辈与我们的孩提时代已迥然有异。
就说月吧。俗云:水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那个年代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家似明月圆时少。”还由于贫困、文化层次等原因,多的是渴望家人团聚的心愿;少有赏月的闲情逸致。想的是自身和家人的悲欢离合,那管天上月儿的阴晴园缺。可见赏月的雅兴只有在过上小康,或者至少温饱日子后,才有这份闲情。
说起中秋尝月饼,很难在儿时的记忆里翻出。说出来,真的太寒碜。过中秋尝月饼似乎比别人“慢几拍”,即使偶而有,也只是尝尝而已,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如今,品尝月饼只是寻常事了,不过仅延续了习俗而已。月饼的功能已大变,除了人们用于亲朋好友间礼尚往来馈赠,也被单位用作关心员工的节日礼品外,出现了由食品到礼品,由“平民化”到“贵族化”的变异乃至变味。说来令人瞠目。报载,长沙某酒店推出8个总重400克的“极品鱼翅鲍月饼”,身价为5880元;更有四川某公司推出的“中华月圆”月饼,内嵌宝石和纯金纪念币,售价高达21815元。月饼成金饼、银饼了,高价背后它的功能能无“猫腻”?
不过童时也有甜蜜的回忆。农历八月半,新收获的是山芋、芋艿、长生果,沟里的嫩菱角满满的煮一锅。要不了多久,瓜果的清香随着蒸气渐渐地逸出,待到煮熟了,掀开锅盖满屋生香。每到这个时候总是美餐一顿。一想起来,至今似乎尚有回味。还值得回味的是儿时食蟹。蟹,如今被人们视作美味佳肴,身价倍增,难得尝上一回。可在几十年前却是寻常百姓家餐桌上常有的事。而且味道鲜美,比现在的号称“阳澄湖”大闸蟹,鲜美得多。只是那个时候只知道它是蟹,或叫“横爬”,并不晓得它还有“无肠公子”的雅号。赏月、品蟹、食月饼,欢欢喜喜庆中秋。真是,年年岁岁中秋节,岁岁中秋别样情!
文章难寻写作具体日期,但知必在2014年8月结集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