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控——开启不疲惫、不焦虑的人生(读后感二)

实现对自己人生的全面掌控,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摆脱有心无力的失控感。

精力管理——万事从零到一的终极秘诀。

第一章,世界500强公司高管最隐秘的忧患。这章主要说了那些看起来行动力强,很自律,敏锐,运气好,高效专注的职场精英们,他们工作再忙,节奏再紧张,运动从来都不打折扣,然而并不是都收到了满意的结果。

作者强调了柔韧性训练环节。以及“胖子核”就是外表看起来瘦,但体脂率超标的一类人。成年女性的正常体脂率范围是20%~25%,成年男性是15%~18%。若体脂率过高,体重超过正常值的20%,心肺功能、血脂和血压等都容易出现问题。这类人群的最大特点,一般都是四肢匀称,腰腹肥胖,“梨型身材”。

如何在高强度的工作中保持持久的续航力?有人弹钢琴释放压力,但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的“放下”时间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使心态更平和,精力更充沛。显然不是单纯靠瘦身和 运动就能解决的。

当我们健身时,我们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有的人觉得生活像一团乱麻,想通过调理自己的身体,让自己焕然一新。有的人觉得自己过于颓废,希望通过改变体重重获自信。有的人则希望通过对体能的不断探索,感知和拓展自己的能力边界,让生命有更多的可能。

“瘦身”这个词的本质意义,既不是“变美”,也不是“变瘦”,而是:实现对自己人生的全面掌控——成为一个精力充沛的人,摆脱有心无力的失控感。

拥有精力充沛的人生,只有对精力进行管理。精力管理是一种优质的生活方式,需要长期、科学、系统地坚持;要相信认真对待、细心管理自己的身体,才能在生活、工作、个人爱好等多个赛道上跑出漂亮的成绩。

什么是这个碎片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健康体适能! 这个概念是美国运动医学会提出的:每天能有足够的精力去工作和学习,有余力享受休闲生活,能积极应对突发身体状况。这个概念的核心词就是“精力”。精力包括身、心两个层面,包括体力、专注力、意志力等多个维度。

那怎样才算做到了精力管理呢?

主动全面掌控自己的体力、专注力和意志力,让自己长期保持收放自如的状态,有可持续的信心和能力去应对挑战和变化,这就是精力管理。特别强调三个字“可持续”。

精力需要管理,需要规划使用,因为它在一定时期内是有限的,流动的,表现会有高低起伏。所以为什么训练最自律的运动员会最早出局?

“拼命三郎”反而过度训练使膝关节频繁受伤。而NBA运动员每天的训练时间并不比国内运动员多。他们的日常生活是这样的:上午早餐后开始训练,包括全队合练和之后的个人体能训练,下午回到自己的公司打理事务,晚上是家庭时间。每天只有一两次训练,这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训练不够密集,怎么出成绩?

国内的专业运动员每天早操,上午训练,下午训练,晚上甚至还有投篮练习。经过每天不间断的训练,反而没有NBA队员的身体状况好,也没有他们的技战术水平高。这是为什么呢?直到作者去阿迪达斯全明星训练营后,才意识到两者思考问题的逻辑是完全不同的。

国内教练不断地强调速度,但是我怎么跑也无法超越之前的速度。(这使我想到:教孩子不要总是指出错误,而要教具体的方法。)美国的教练和我说:“你需要动脑,算算自己跑到罚球线一共用了几步,怎样用最少的步子、最少的消耗,正好跑到折返的位置再返回。一步也不要多,你要学会 节省消耗和优化效率。”NBA球员不光是体能好,还知道怎样减少无用的消耗。所以在比赛时体力管理得更为合理,效率就更高。(不只是在运动中,生活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可能都需要这种管理,才能做到更有效率。)所以不是每天运动量很大,身体很疲惫就好。 不是训练强度越大越好,科学正确的训练方式因人而异,用对了才会让人舒适经历复苏。科学化的运动方案才是让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变得更好的重要原因。

拳头收回来,才能更有力地打出去(我认为这叫“蓄能”)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

超量恢复是运动学的基础理论,指的是运动员或者普通人在经过一次训练后,体能水平会逐渐下降,之后经过饮食和睡眠的恢复,体能水平逐渐上升,乃至超过原先体能水平的情况。

超量恢复

假如我们为等到身体足够恢复就继续训练,那么体能水平只会进一步下降,这种情况就是过度训练。超量恢复和过度训练的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身体是否恢复充分。

整体训练效果

当我们持续规律的运动时,如果没有足够的恢复时间,我们的身体机能不会逐渐上升,反而可能逐步下降,其表现为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疲惫、训练时兴奋度不足、运动表现下降,性欲下降、睡眠质量差。

用超量恢复的方式,让精力永远处在一个盈余状态,而不是入不敷出,这是让人变得更强大,精力永远充沛的关键点。成长=压力+休息(《巅峰表现》)

运动为精力赋能,可以提高精力系统的使用效率,让精力运转通畅、灵活;饮食是精力原料的生化入口;恢复活动可修复精力的系统性损耗,让系统保持流畅;而心态和认知是精力边界划定的管理者,是精力管理的核心力量和出发点。精力管理,从这四点入手。

在《朴素的精力核心算法》这一节,我看到了非常细致的精力管理具体方法,由四个维度组成。

这四个维度应该齐驱并进

不要追求最快走到一个状态值,而是逐步提升并保持高点,还要轻松舒适地到达。

小结1 :什么是精力
小结2:什么是精力管理

小结3:如何实现精力管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