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抑郁不抑郁这件事,不太重要,现在的社会压力很大,房车贷款,子女教育,职业发展,收入支出,等等等等,都会给每个人带来或轻或重的抑郁感。抑郁只是表象,是心理上遇到困境的一种外在表现。
这个表现,有时是心情低落,有时是对生活没有兴趣,有时是否定自己,甚至会在半夜情绪崩溃。
根源:其实是因为你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
我本人在29岁本30岁的时候,34岁本35岁的时候基本都有过短暂的迷茫。心理疾病通过看心理医生确实可以解决一些问题。但只能治其表。
建议可以在这个时间做几件事,来调整自己。靠强大的内心来抵御现实中的若干问题。
1.停下来,回顾总结
停下来,不一定非要停下手头工作,辞职去做什么;而是忙里偷闲,躲开世事纷扰,尽量给自己留一些独处的时间。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
推荐儒释道相关书籍,佛学如《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金刚经》,道家如《道德经》,儒家如《孟子》《大学》等,或者基督教《圣经》等,让你明白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在这个世界上要做什么。了解你的过去,未来,找到当下,其实所有人遇到困惑,终究都是哲学上的问题,日光之下无新事,所有人痛苦的根源都差不多。另外推荐一本书《活在当下》,可能会给你一些帮助。通过图书汲取营养,看透这个世界纷纷扰扰,做个活得明明白白之人。
2.读一些有意义的书
前面刚才我也提到了一些书。除此之外,其他非专业书籍也推荐看看。比如凯文凯利的《失控》,克里斯·布洛根的《信任代理》,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等等,这个系列可以列一个书单。
看一些跨行业的书会带来新的人生思考,如《失控》讲的是,不要尝试去控制,要遵循大自然法则,平静的看待野蛮生长;《信任代理》教会我们如何去结交朋友,如何在这个社会里参与到经济和社交活动中;《三体》告诉我们,多从升维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多从降维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这里要强调的重点是,不要再去看专业书籍,比如您是做计算机的,再去看各类编程算法,技术提升的书;您是做金融的,看一些k线操作,金融预判的书;等等等等。
为什么?因为如果现在本身处在一个迷茫期,看这些专业书籍并不会带来解脱,而是会带来不断的新压力。试图用勤奋去掩盖没有方向的瞎努力,只会让人越来越焦虑。
3.出去散散心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或辞职,或请个长假,出去转转,放松放松,和家人一起去度度假,在旅途中寻找自己。
这是最好的治愈手段,也是最好的找寻方向的手段。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放松的状态下,体味百样人生,看花花世界,看看别人是怎么努力的,怎么去赚钱的,再回顾一下自己。你会觉得这些都不是事了。
4.给自己规划新的方向
通过上述这些路径的执行,你必然会找到新的方向。你之所以焦虑,就是失去了方向,没有了聚焦,无的放矢。
立一个长期的计划,短期分解到每年、每月、每周、每日的计划。肯定就不再会焦虑。而会为这个新目标忙起来,忙不过来。
总结。抑郁可能是病。但它斗不过你强大的内心。
人在抑郁困惑的时候,并不是向外看,去找外界的客观原因。因为诱发你抑郁的,是你的内心。让你感到抑郁的,是你感觉到你的命运就像浮萍,在这个摩挲世界里,随波逐流。
所以,既要学会放下(《金刚经》、《道德经》),又要学会坚持,坚定立下人生目标(《三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当你的目标足够宏大到你整个人都要全身心参与进去的时候,抑郁算什么东西?!
我是在IT互联网行业从业十五年的老兵,从普通人一路晋升到副总经理。
从小白走到高管的过程中,做事寻求底层逻辑,构建顶层设计,不断更新迭代落地方法;
团队作业的过程中,向上管理,培养下属,无论是职场新人、老鸟、还是面临困境需要提升和转型的职场人,都在我的帮助下,快速调整状态,提升能力,升职加薪。
欢迎关注、留言、转发、让我的经验成为您晋升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