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博大精深,一个词拆分后,仔细琢磨,都很有深意。比如,李克富老师就经常说很多人“看”而不“见”;“观”而不“察”,他也会经常说“命”天注定,而“运”却是把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他还经常告诫我们说,要做一个“作为人的咨询师”,而不是“作为咨询师的人”。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位男性求助者,爱上了他的女性咨询师。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要亲吻她的咨询师,这个时候,咨询师该怎么办呢?
如果是作为“咨询师的人”,咨询师的身份在前,我们就自然想到了尊重、接纳求助者的任何行为,但是作为“人的咨询师”呢?咨询师首先是个“人”,一个人能随便被别人亲吻吗?
别看这小小的问题,在咨询室中经常发生,当异性求助者对他的咨询师移情的时候,很容易爱上他的咨询师。虽然这种爱是否是真“爱”还值得探讨。
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让求助者亲吻呢?
李老师给出了我们答案。人,永远先于她的职业,也大于她的职业。只有“作为人的咨询师” 才能保证自己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被职业所绑架。只有自己是个“人”的时候,才能把人文情怀传递给对方。
于是,那个该不该被来访者亲吻的例子便有了答案,“你是一个女人,能随便被别的男性亲吻吗?”当然不能。
基于此,还有很多值得推敲的词语。比如“作为妈妈的老师”还是“作为老师的妈妈”呢?
在教育界,不乏那些教育别人的孩子相当优秀,却忽略了自己孩子教育的老师。当自己太看重“老师”这一身份时,却忽略了“妈妈”的角色,呈现给孩子的,也只是一个“情感隔离”的妈妈而已。“恒河猴实验”告诉我们,作为母亲,不能给孩子传递温柔呵护时,对于孩子的伤害是终生的。
比如:一位“作为老师的妈妈”,在家里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怎么不满意。不自觉就会把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的孩子优点进行比较,而她们见识了太多优秀的孩子,可想而知,当孩子不能够100%优秀的时候,会是怎样的“破罐子破摔”。
而“作为妈妈的老师”呢?在家里,首先是个妈妈,具有妈妈身上的温柔呵护体贴,至于是不是老师,在家里一点都不重要了。
很多人认为,老师的孩子,法官的孩子,还有警察的孩子是最累的,因为这些人,太容易照办教条了。而在我看来,不能很好地转换自己的身份,才是她们最大的问题。
记得之前有位来访者,和老公的关系处理不好,很大的原因就是老婆当了老板后,对员工的态度与对待老公的态度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别。
于是“作为老板的妻子”和“作为妻子的老板”就产生了冲突。妻子在家的时候,也总是以老板自居,要求老公服从,而老公,从这个女人身上感受不到一丝妻子的理解与包容,于是,两个人隔阂越来越远。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作为女人的老师”和“作为老师的女人”,“作为爸爸的男人”和“作为男人的爸爸”,“作为法官的妈妈”和“作为妈妈的法官”……
每一个相似句子的背后,隐含的都是一个人的人文情怀。一个人,永远先于他的职业,也大于他的职业。专业训练告诉我们,求助者心理疾病再严重,他也是活生生的人,而我们却往往忽略了自己也是活生生的人,是“作为人的咨询师”
是的,我们首先是个“人”,活生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