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认真思考婚姻·恋爱·育儿
3.1让女性主义从非日常走向日常(1-4节)
战前右翼恐怖分子的说辞:“我们改变社会的革命虽然失败了,但我会花一辈子,至少改变一个人。”(与主线无关,只是笔者想知道这句话的出处,但没找到。)
一个很重要的事实:男性是男权社会的既得利益者,所以只有女性能够改变男性,如果女性不说,男性就不会改变。(任何既得利益者都不会主动选择改变现状的)
田房的《我不想再生气》使她受到一些批评,书里讲述了她在家里大发脾气、大吼大叫的暴力行为,即让人觉得“女性也会变成暴力的加害者。”
田房的观点:1那点暴力对丈夫根本不算什么,毕竟夫妻之间大多是丈夫的体格更有优势。2妻子对丈夫的愤怒,很大一部分是对男性这个性别,或者是对男权社会的愤怒。在现实中,这些情绪常常只在女性之间发泄,当女性向男性发泄时看上去就变得莫名其妙且不可理喻了。(笔者也有看到过有男性博主发出过类似疑惑,说自己从来没听到过身边女性有抱怨过遭遇性骚扰,但社会新闻上怎么这么多,从而对其真实性和严重性都十分怀疑。)
那么她们为什么要逃避呢?原因很多,不想影响孩子占多数。
3.2日本家庭里的三角关系——“丈夫-妻子-孩子”(5-10节)
为什么日本经历半个世纪的妇女解放运动,人们的结婚意愿还没有降低,为什么日本的事实婚姻没有增加。欧美很多国家事实婚姻增加,登记结婚减少,是因为允许非婚生子,出生率才没有降低。但在日本,不登记结婚就不能生孩子。
※补充:非婚生子女/事实婚姻
非婚生子女:据经合组织2018年报告,各国非婚生子女比例差异很大,比例最高的是智利,高达73.7%,欧盟国家平均为41.3%,日本和韩国最低,仅有2.3%和2.2%
事实婚姻:我国宪法中事实婚姻的特征有三点:1符合法定结婚的全部实质要件(区别于非法同居)2欠缺结婚的形式要件,即未经依法登记(区别于法律婚)3具有目的性和公开性(区别于娇居、通奸)
过去,企业录用女性员工感觉是把她们当作内部员工的“新娘候补”,在公司里谈恋爱、结婚、离职是“女人幸福”的经典路线。酒井顺子在其随笔集《败犬的远吠》(2003)中,将满足“30岁以上、未婚、无子女”这三个条件的女性称为“败犬”。所以,走向家庭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出生的孩子,在家里要看父母的脸色,在学校要符合升学标准,压力很大。婴儿潮世代的人都很热血,那时的人际关系是毫不客气地直闯对方的内心世界,现在家庭里夫妻间有时已经把不跟彼此说话当作大前提,但妻子不去介入丈夫却会介入孩子。这种无视父亲的介入和管教,不如夫妻之间激烈碰撞,让孩子看到大人们是如何应对摩擦的。
但田房也同意,妻子对丈夫过度强势也不应该,也会导致双方关系变坏。但这发生在双方力量关系逆转之后,就像天平一样,哪边力量强就应该去关心力量弱的那一方来维持平衡,我想这是田房想要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