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初中27期、讲15、高10周轩羽坚持分享第835天20250206
我们只感叹着文科就业没有出路然后逃去更热门的专业,却不知道这也意味着人文精神的整体衰落;
我们只恸哭原声家庭的创伤,却不知道我们的父母老师也在用一生治愈他们自己幼时缺乏的人文关怀;
我们只感叹国情如此、现实如此,却不知道这样不是所谓成熟,而是放弃批判性思考;
我们只自嘲学文没用,却不知道我们的痛苦,大多来自于文科素养的极度匮乏,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亲密关系,我们企业管理中的人文关怀,我们的国际舞台上的文化输出。
我们从不知道这种隐痛是病,我们以为向来如此就应该是对的。它的背后却是文科教育的全面缺失,社会的,老板的,父母的,老师的,爱人的,自己的。互相折磨形成闭环,我们在权力的门口排起长队,被审视、被检阅,被化约成数字和工具、被视作非人,然后我们带着这股隐痛去自己掌握权力的场域——比如家庭——把爱人子女不视作人。
人不是用一生治愈童年,而是用一生弥补缺失的文科教育。它不只是课本、理论、公式,而是一种更深远更长久也更润物细无声的思考,关于如何看待世界、看待他人和看待自己。
它可能意味着一种永远自洽,但也是永不满足;可能是一种永远困惑,却也是永远追寻;可能是一种永远接纳,同时是一种永恒的批判。永远竹杖芒鞋轻胜马,永远不温和地走入那个良夜。
只有当我们感受痛、承认痛的、疗愈痛、与痛共生、对痛发声的那天,我们才真正开始了对自己的文科教育。(摘录)
读了这篇文章,让我想起一件往事。高一结束时分科,我打电话征求父母的意见,他们说报理科。我很犹豫,虽然当时文理课成绩差不多,但我心里清楚,不喜欢理科,还是喜欢文科。于是等到最后一刻自己做主报名文科。回家以后过了几天,爸爸想起来问我,我说报文科了,爸爸很生气,催促我坐车去学校改变……我很听话的坐车出发,和同学玩了一天又坐车回来,谎称“老师说不让改了”。这件事让爸爸心里不舒服,原因是文科生不好分配工作……那是我第一次自己当家做主根据自己的感觉做选择,当然结果也很好,一切都很顺利。那次选择为后来人生很多次重要时刻奠定了相信自己感觉的基础。而且文科学习对我的人生帮助很大,对于我面对人生每一步的选择,对待他人和自己,规划未来、热爱生活、交流沟通等各方面都有很多很多的指引和支持。
今天好好收拾房子,干了一些家务活,很开心。之前是女儿勤劳的小手做的很好,很感动,今天自己干起来也特别轻松。
以为初级班上课,没想到记忆失误没上课,感谢同学们积极回应参加,看到自己学习心切,也看到考虑不周,以后还是要提前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