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清明: 文化传承与童趣探索的园本实践

城关幼儿园始终以“文以化人,节气育心”为宗旨,持续推进二十四节气园本课程开发。清明之际,课程团队以节气为媒,开展“清明融于情 文化润童心”主题系列活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幼儿在体验中感知节气文化,在实践中传承中华文明。  

一、清明课程实践:传统与童趣的交融

活动伊始,教师通过绘本《清明节的由来》、古诗《清明》赏析和童谣传唱,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为幼儿讲述清明节的起源与习俗。

清明既是缅怀先人的日子,也是亲近自然的良机。孩子们走出教室,踏青郊游、插柳祈福、荡秋千嬉戏,在春意盎然中感受生命的蓬勃。

清明习俗的动手实践是课程亮点之一。孩子们用彩笔在鸡蛋上绘制花纹,碰撞彩蛋寄托对圆满的祈愿;亲子合作制作纸鸢,在春风中放飞“除秽纳吉”的美好期盼;班级还开展“舌尖上的清明”活动,幼儿揉捏艾草面团,包裹豆沙馅料,亲手制作青团。

二、课程成效:文化自信与成长的双向赋能

清明主题课程的开展,实现了文化传承与幼儿发展的双重目标。在知识层面,幼儿掌握了清明的名称、时间、习俗及自然特征,理解了节气与生活、农业的关联;在能力层面,通过绘彩蛋、制青团、放纸鸢等活动,动手能力、合作意识与创造力显著提升;在情感层面,孩子们萌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城关幼儿园的清明课程,不仅是二十四节气园本化的生动实践,更在幼儿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未来,幼儿园将继续深耕节气文化,以童真探索传统,用自然滋养成长,让中华文明的脉络在新时代幼儿的心田生生不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