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不孝的做法有三种? 错了, 实际上是五种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出自《孟子•离娄上》,实际上原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想必很多人对这句话中的“三”很好奇,认为不孝的做法有三种,而实际上这里的“三”在古文中指的并不是三种,而是“多”的意思。而“无后”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没有后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后人对于“不孝有三”的理解主要来自于东汉的赵岐在《十三经注疏》的批注,而赵岐在此书中的解释由于结合了当时的政治环境等种种原因,有些曲解了孟子的本意,将“不孝有三”定义为了三种:1.刻意顺从父母的心意,见父母有过错不说,使他们陷于不义之中;2.自己做官食禄却不赡养父母;3.不传宗接代。赵岐将“无后”直接理解为了“不传宗接代”,而这也不符合孟子的本意。

很多人也将赵岐的批注作为孟子“不孝有三”的解释,而误传了很久。

图片发自简书App

根据孟子《离娄章句下》所说,不孝的做法应该是五种: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养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意思就是:四肢懒惰,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一种;酗酒聚赌,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二种;贪吝钱财,只顾老婆孩子,不管赡养父母,这是第三种;放纵情色享乐,使父母感到羞辱,这是第四种;逞勇好斗,连累父母,这是第五种。

图片发自简书App

孟子的《离娄章句》中都是讲的如何使父母高兴,遵循父子纲常,但是从来没有提过后代的问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面聊了尽孝的三个层次,今天来聊一聊不孝的具体表现。 说到不孝,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所谓名言...
    人造革阅读 1,856评论 0 2
  • 笔下的你,一如尘世般美好。 望城台者,太保山之巅也。行数里,乃至之。倚门望,是故有所悟。 或雨后,聚七彩而成一...
    糯米红烧肉阅读 531评论 2 5
  • 他是我的爷爷,在我十二岁时最终获得了清晰的答案。 在我5岁时,一个身板还算健硕的老人肩上扛着几只茶罐,袒露着胸襟从...
    周小北baby阅读 1,658评论 43 23
  • 十里楼台,三更灯火三生事.百年薤露,半壁河山半面妆.
    Wind94阅读 667评论 0 0
  • 人生就像这座长桥,有过天蓝云卷的美好的日子也受过狂风暴雨的风吹雨打。但是,路还是需要继续的前行。可是就在人踏入社会...
    生命舞者阅读 16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