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教育史点亮信仰灯
说来惭愧,初始于漪老前辈,还是从校长年终报告中看到,但是她的“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国家的未来”也就成为工作汇报课件的封底,而且一般会霸屏,俨然成为了我心中第二个校训。
假期中带着愧疚的心情,虔诚的拜读了《点亮生命灯火》一书,合上书,静思,萦绕在脑海中的关键词:“责任、勤奋、谦虚、合格、从容”,也许先生这个词更能表达后辈对她的尊重。先生“甘为红烛燃自身,甘为泥土育春花、先生始终牢记她作为一个人民教师的神圣使命,播撒着知识与做人的种子,为我们做了一个真正的榜样,立了一座丰碑,无愧于“人民教育家”这个称号。书中“爆红”的语句比比皆是,我认为这样的语句才应该是我们教师该追求的语句,摘抄很多,感悟更多。
《点亮生命灯火》是先生一生的总结,也是一辈子诲人不倦,不忘初心、探求教书育人规律的见证。先生用一生诠释了“教师的神圣职责是点亮生命灯火,学生的以及自己的”这一开篇主题。先生重新定义了“勤奋与合格”,先生的勤奋是用五倍、十倍的力气来学,天天学,明灯陪我过半夜,每晚9点之前工作,9点之后自修;先生的勤奋是早上6点多到学校,一直到晚上9点多才走,是有一个阶段上三个班的语文课,是一辈子上了2000多节公开课;先生的勤奋是两把尺子伴随自己的人生,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其实我们知道先生一生是谦虚的,从她的“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中可窥见其谦虚的态度。而先生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这里的“合格”不再是用量化的标准及要求也不是诗歌中的格律,而是国家的要求、人民的嘱托。诚如书中所言“国家把自己的希望交给我们,人民把自己的子女交给我们,这个'格'的要求是很高的。” 在个人总结的末尾常常会写到“希望自己早日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读完此书之后,忽然明白了当教师前面加上合格一词时的分量有多重,我的合格非先生之合格,先生的合格是90岁高龄依然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激情与热爱,孜孜不倦地站在教育改革的最前沿,不停地思索和探究,一直是新时代的教师的灯塔,我也知道了也许这个合格将是吾辈最高追求。
第一篇章收录先生12篇文章,其中有3篇谈到额我们自己的教育也就是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坚持走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一是要贯通古今,梳理我国几千年来的教育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教育成功经验”;“中国教育需要拥有两个视野,一个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视野,另一个是世界文明发展的视野。我们要用两个视野帮助我们树立自信。”是啊,老师们是否还记得这两本书,“中国教育史和中国简明教育史”:纵观我国的教育历史,从原始社会有了分工开始,教育便随之出现,在氏族公社的末期有了教育机构的萌芽。夏代和商代出现了学校,西周(公元前1046年)开始出现了家庭教育(礼记·内则中提到,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七年···)、小学教育(公羊传 礼,诸侯之子八岁受之少傅,教之以小学 )、大学教育(学记 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从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到鼎盛时期,为百家争鸣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秦朝为达到思想上的统一,采用李斯建议进行“焚书坑儒”,采用法为教,吏为师的教育政策,也就是将官和师结合起来,取消了专职教师,这是教育发展史的一次倒退。再到汉朝“罢书百家独尊儒术”,让教育体系回到正轨。隋唐时期产生了科举考试,同时科举也影响了学校的培养目标,隋唐是封建文化教育发的繁荣的时代,此时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因此也就有了与朝鲜半岛的交流,新罗、高丽派遣留学生到唐朝学习,也就有了鉴真东渡。宋朝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可以说是我们现在教育制度的雏形,此时的书院蓬勃发展起来。元朝帝国横跨欧亚大陆,元朝版图的最南边,到达了南海诸岛,深入到了今天的缅甸、泰国、越南等地,一度攻打到爪哇岛附近。最东边到达了今天的韩国,元世祖忽必烈甚至两度派兵征伐日本,企图将日本纳入版图。蒙元时期废除科举取士制度,元朝后期由于儒臣们的坚持重开开科取士,而此时因为大量文人入仕无望,为了维持生计转写杂剧,所以有了唐诗宋词元杂剧。清朝沿袭明朝旧制,但清后期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丧失了作为教育机构的独立性。1905年张之洞、袁世凯奏请废除科举考试,推广学堂,科举考试历经1300年。鸦片战争后期及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时期,特别是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更加的精彩。通过回顾我们知道虽然朝代不断更迭,但成熟的教育体系在各朝代延续,官学、私学、书院保障了中华文明的传承,一些教育家思想家也不断地著书立传。建国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面对各族人民的时候,学生能力明显的差异、文化环境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我国依旧能形成一套完善的,适用的,并且广泛普及的义务教育体系,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潜心研究我们5000多年的文明,不能因为看到了一些国外优秀的教学成果就否定自己国家的教育。
先生书中的语言与思想,如同火柴一般慢慢地点亮了一盏又一盏教师们心中的灯火。坚信我们也像先生那样,在教育的土壤里,不断探索,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