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一生,有多少个第一次?
第一次睁眼看到这个世界,呢喃的喊出“妈妈”;
第一次背着书包去学校,在校园操场上放飞自我;
第一次踏出校门走上社会,坐在桌案为自己的梦想拼搏;
第一次携手另一个人,从此相伴一生;
......
或许,好多的第一次,都已经被你遗忘。
还好,《人生第一次》给了我们重温感动的一次机会。
在这部豆瓣评分9.2的系列纪录片中,导演把镜头对准了普通人人生中的12个第一次。
出生、上学、长大、当兵、上班、进城、买房、结婚、退休、相守、养老和告别…基本涵盖了中国人的一辈子。
再说说拍摄团队。
如果你看过《人间世2》,那他们对你就不陌生了。
这部纪录片正是由《人间世2》的原班团队拍摄。这一次他们依旧是关于人生的探讨,但是相比前者的深刻与沉重,《人生第一次》显得更为温情和细腻。
片中的每个第一次,其实都很琐碎,但也很真实的可以打动内心。
有人还说:“好看,看一部纪录片,就像过了一生。”
天使的降落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哭声,大多都令人难过。
可有一种啼哭,却是一种心安,是一种难得的喜悦——婴儿的第一声啼哭。
不过在这之前,妈妈们都要先迈过一道坎。
向爽,27岁,先天性心脏畸形。
他的丈夫,带着妻子从老家,一路寻医,来到了上海。
同时,她也是一名孕妇,怀的是双胞胎。
经过无数次跟医生的讨论,在手术中,胎儿可能的意外死亡率达30%。
这是一场他们不得不闯的关。
手术门慢慢关上, 一台手术,三条生命。
丈夫交集的在门外徘徊,焦急的等待,陪同的妈妈也在外着急的忍不住落泪。
60分钟过去了,母子平安。
“呲呲呲呲~~~”丈夫小跑时鞋与地面摩擦的声音,暴露着他的揪心。
在得知手术非常顺利,妻子和孩子安全无事时,他落泪了。
很多人都会说妈妈是最伟大的,可到底伟大在哪,却说不清楚。
我也,也许她们的伟大之一,就是努力的将天使们带来人间吧。
诗歌的声音
“乌云和白云结婚
我们欢呼着
去捡他们撒下的喜糖”
这段文字的作者,出自于小学生的笔下。
在中国语文考试的卷子上,许多作文题目里,我们都可以看到这样一句话:“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或许诗歌很难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它或许可以改变一个人。
在漭水中学,诗歌课是作为一门必修课的。
起初很多老师不理解,诗歌对教学并没有什么帮助,考试也不加分,可校长说:“这里的孩子懂事早,就连爸妈去遥远的地方打工,他们也不会哭,这样的孩子,太安静了。”
就像后山里奔腾的瀑布,突然就没有了声响。
虽然父母们为了生计,离开大山,孩子们却用另一种方式,回应着这片土地。
施应锁,12岁,家住漭水镇,一家六口,最贵的财产,是山腰的房子,以及一头牛。
漭水中学三个年级,811名学生,小锁个头最小,不爱说话。
一次诗歌户外采风,是他第一次接触诗歌,也找到了那把打开他内心的钥匙。
再一次走进大山时,阳光透过树叶洒落下来,植物上的露珠还未消去,小溪缓缓的流淌,小锁心头的锁一点点打开来,他写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首诗。
其实对于诗歌,在那里的大人除了支持和反对,更多的是无所谓。
因为无论是在家务农,还是外出打工,他们都没有太多的时间来陪伴自己的孩子。
诗歌,并不能够改变什么,比如不能将他们的家从深山搬到镇子上,也不能让远方的父母回来陪伴他们。
可诗歌,就是他们的翻译器。
他们可以通过诗歌表达出来,可以让更多的人看到他们是在闪光,他们有美好的地方。
考大学,不考诗歌;但是,学了诗歌的孩子,不会去砸玻璃。
诗歌,对他们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
成年人的快乐
“安个家就有后盾了”
“肯定想买个房子,我一定要买个朝南的”
......
房子啊,房子,让人为之苦恼又快乐。
闫晶,一个北漂的姑娘。
研究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北京。
28岁的她,现在决定给自己买个安身的住所。
她说:“之所以对房子如此痴迷,是因为它可以给自己一种踏实的感觉。”可能,这是所有漂着的人,内心的一种渴望。
虽然房子就像一副厚重的盔甲,它会压着我们很重、走的很慢,但穿上盔甲的人生会拥有分量感。
在看了很多套房后,闫晶终于看定了一套,决心买下它,拥有自己的安心之所。
而买完房不久后,闫晶也辞职了,穿上盔甲的她,终于敢对人生做出选择了。
在房价涨的比自己工资还快的年代,有人拼搏半辈子,可能也只是付个首付而已。
可生活就是这样,每个人的欢喜都不同。
房子呀,房子,依旧有人为它苦恼着,快乐着。
我之所以喜欢看纪录片,就是喜欢它的真实。
真实到,好像把自己带进去,影片的主角就是自己一样,替我们说出了那些未曾有机会说出的想法与感受。
上面只跟大家分享了片中的3个小故事,目前,这部纪录片已经更新到了第九集,每一集都会从独特的视角去展现最简单、最平凡,可又温暖有力量的人生。
希望你不会错过这部,可能讲述了你自己的纪录片。
我是小嘟,想要和你分享生活,记录人生,喜欢我可以去微信搜索:是小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