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巷尾说历史,茶余饭后话三国。
东汉末年,皇纲不统,宦官、外戚交替掌权。能在中央朝庭和地方衙门做官的人,除少数世族豪门以外,就是皇家的亲属和宦官的兄弟子侄了。
然而公元184年,晴天霹雳一声雷,黄巾军像夏日里的知了猴似的,不知在哪一天雨后的夜晚,一下子爬满了整片树林。
在黄巾起义的猛烈冲击之下,大汉王朝弱智的人才库立刻就崩溃了。不得已只能解除党锢之祸,释放士大夫们出来救急。
士人集团凭借这次契机,在多年的压抑之后,迅速在政治舞台崛起。
然而诸侯割据,豪强并起的乱世,不是每一位士人都希望站出来一试身手,积极投身到扶危济难,匡复汉室的大业中来。
也有很多服膺孔门的儒生,下意识的第一选择是逃跑避难。
当时选择避世隐逸的士人被后人归结为隐逸派士人,与清流派和浊流派相对。限于篇幅这里对三国时期士人集团的分类不做详细阐述。
简单来说清流派和浊流派都希望出仕为官,他们之间存在着鄙视链。
清流士人看不起浊流士人,因为浊流士人党附阉人,通过宦官的关系上位。
司马懿就是清流派士人的典型代表,他看不起曹操的出身,所以曹操征辟他的时候,他装病不去。
很多人可能想象不到,后来在历史长河中名震古今,为司马氏代曹打下坚实基础的司马懿,最开始如果不是被曹操强行征辟,很可能会成为一名隐逸派士人。
【《晋书》记:帝知汉运方微,不欲屈节曹氏,辞以风痹,不能起居。魏武使人夜往密刺之,帝坚卧不动。及魏武为丞相,又辟为文学掾,敕行者曰:"若复盘桓,便收之。"帝惧而就职。】
司马懿可能成为隐逸派士人有三个合理的解释。
一、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希望孩子们能在乱世中平平安安的生活,并且有明确的授意行为。
司马防在京都洛阳担任治书御史的时候,适逢董卓擅权迁都西京,他的名单赫然在册,不得不随董卓西迁。
伴君如伴虎,何况董卓这样的虎豹脾气,阴晴不定,为了保全全家老小的性命,司马防示意长子司马朗率领全家逃回乡里避难。
司马朗潜逃乡里的秘密行动最终还是被董卓发现了,幸运的是司马朗当时的年龄和董卓的儿子岁数差不多,董卓一时动了恻隐之心就把他给放了。
这段乱世的经历影响着司马懿,包括以后出仕的司马懿隐忍的性格,明哲保身的做派,不能说和这次童年时期的经历无关。
二、司马懿亦师亦友的忘年交胡昭是一位隐士,对司马懿的影响很大。
胡昭比司马懿整整大了十八岁,但是少年时的司马懿和胡昭的关系很好,据猜测他们两个人应该是师生关系,史书并没有明确记载,只说司马懿和胡昭有旧。
一次当地土匪周生把司马懿绑了票要杀掉。胡昭知道后立即根据线索寻找,终于在崤山渑池之间发现了周生一伙。
胡昭请求他们放过司马懿,周生一行开始并不答应,但胡昭痛哭流涕,用诚意感动了周生,救下了司马懿。
司马懿因为这件事和胡昭结盟,具体是师盟关系,还是兄弟之盟不得而知。
有索隐派读史者,根据司马懿两个儿子的名字,司马师和司马昭,推测说司马懿和胡昭是师生关系,这个可以作为参考,但是有待商榷。
三、司马懿第一次拒绝曹操征辟以后,只能赋闲在家。
回顾曹操征辟司马懿的过程,如果不是曹操升任丞相后找人到司马懿家进行刺探,强行把司马懿征辟到丞相府,恐怕司马懿就会真的像隐士胡昭一样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了。
造化弄人,上天不掩英雄才。
谁让司马懿偏偏才华横溢呢,曹操如果不是听了司马懿有才的名气,怎么会对司马懿进行刺探和二次征辟呢?
司马懿出仕的经历,正应了今天流行的那句话,“我也想低调,可是实力不允许啊。”
咱们来具体看看司马懿在入仕之前都有哪些无法低调的实力。
少有奇节。
身为官宦世家和儒学世家的司马懿,思想正统,博学广识。当天下大乱之时,看到汉室罹难,天子蒙尘,世代食国俸禄的他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忧国忧民之心。因此他天生有臣节并不足为奇,奇就奇在他很年少的时候就有臣节,这跟他的耳濡目染的家庭教育分不开。
当时的河北大名士崔琰,跟司马懿的哥哥司马朗说:“君弟聪亮明允,刚断英特,非子所及也。”
清谈评议是当时的风尚,尤其点评人物更是当时的乡里州郡习俗。
当时的南阳太守杨俊非常擅长点评人物,跟搞月旦评的许劭一样,都以善知人而闻名。
杨俊见到还不到二十岁的司马懿,感觉非常的恍范,以为“非常之器”。
这种非常精炼的人物评语并不是空穴来风,也不含有面相的封建思想在里面。比如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那是相面之人的附会之语。
魏晋时期,士人之间的相互评议往往是有所考察和依据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地妄语瞎说。
比如曹操为了要得到让世人们信服的评语,甚至逼迫威胁许劭,许劭不得已评曹操,“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杨俊作为司马懿的同郡,对司马懿应该是很了解的,所以司马懿得到的这些评议是能够说明他入仕之前的确是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
以上就是司马懿无法低调的外露才华。
仲达本欲掩其俊,
奈何孟德爱奇才。
阿瞒挥鞭策天下,
司马代魏坐江山。
是天命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