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蓄谋已久的北京solo行,这个在期末周产生的执念,直到现在才彻底结束。因为今年11月份左右看过《去有风的地方》加之这半年无厘头的忙碌,所以逃跑的冲动暗藏于心,然后就随心而行。
今年10月过完了20岁的生日,我依旧不觉得我是个足够成熟的人,但我想比起一年前,我应该是成长的。5天一个人的旅行,拖行李箱,充电宝没电,地铁膏体换乘在种种的繁杂里我过得依旧有趣。23年的最后几天我选择了用一场很大的谎言(甚至完全谈不上是善意的)来取悦自己,这几天里我选择成为了“许红豆”。当然,我最终还是sxddd,所以从今天开始就去收拾好心情做自己了。
北京的冬天是冷的。还是说我在的这5天是冷的呢?我选择相信前者。关于北京,我拥有了很多,也什么没有得到。我和北京的链接来自20岁的有预谋且冲动的念头,可我和北京终究只是客栈和路人的关系。我依旧要承认这间客房还算不错。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故事,人与人的链接总要有理由才算合理,而我,对于北京而言仅仅是一个访客罢了,我自然是不介意做一做这个访客的。
很久以后忘不了的应该是昨天下午的几个小时。昨天下午在体育总局呆着的2个小时突然想到了那个在b站教书的痴情男,我不知道济南的冬天会有多冷,但是至少7个小时的时间是实打实的。每过半小时劝自己等会就走,虽说最终还是等到了,对于我一个等待20分钟都会厌倦的人就这样在路边踱步等了2小时,在这个等待的时间里,我突然觉得和他们见面最好的地方是在现场和咪咕。就像我第二天晚上去体育总局门口,没有任何关于他们的讯息,但是路边依旧有很多往返的路人和涌动的车流,即便是体育总局门卫大爷也在认真值班,事实就是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作为运动员的他们,赛场上要拼尽全力争取冠军,赛场下,也要刻苦训练。那么作为观众的我们而言,和他们唯一的联系就应该只发生在赛场和网络上,只此就好。
昨晚说完最后一句新年快乐,我也要回去做一做爸妈的女儿啦。
赶早班车的福利可能在于能够看一整场日出吧!天从灰蒙蒙带着些许微光到家所在的方向出现黄晕再到出现太阳的形状,蓝调的远方和眼前大片大片的白雪,很远的地方蓝紫色的基调下太阳慢慢爬升,清晰,直至成为一轮红日,原来太阳在冬日的出现那么有仪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