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音乐教育是一种富有强烈艺术感染力的审美教育,在富有创意的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求新、求异,不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意识,勤于创新的思维和善于创新的能力。

第一,角色转换。即以学生为本位,改变以往被动的角色,让学生承担一定的课题,给学生以发挥的空间。组织学生生机勃勃的参与。带给学生以快乐。使课堂内充满笑声。学生设计,教师的补充。师生共同讨论。教学容量大,学生印象清晰、受益匪浅。

第二,设疑。这是教师有目的有选择地向学生提出问题。设疑是为了启发学生探索的欲望,这是为了一步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找到正确的答案。“疑”可以是针对教学重点而设,也可以是为解决教学难点而设,还可以为启发诱导加深印象而设。

第三,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让学生在课内多听几首好的作品,而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利用有限的教材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兴趣的火花。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学生有了这种动力就可以利用多余课内教学时间的多少倍,去寻找比音乐课堂内多若干倍的音乐作品。传统的音乐教学把内容与注意力重点放在过去是被中西文化的阐释或演绎,而这些东西虽具历史性,然而历史感太沉重,与现代生活的艺术相隔的时间太过久远,无法跟上时代的脉搏。无法跟上学生前进的脚步与需要。如将视听的教学模式贯穿于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强调他们的创新性,使学生不仅听到声音,同时能欣赏到形象,从而陶冶性情,加深对学习音乐的爱好。

      我们作为教学中的一员,要不断创设出符合时代需求,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新思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
    张旭琴123阅读 81评论 0 0
  •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
    张旭琴123阅读 69评论 0 0
  • 如果说“听”是引导学生对音乐形象的初步联想,那么“视”就是把这一联想进一步深化到具体形象。音乐离不开听,但又不能仅...
    张旭琴123阅读 90评论 0 0
  • |爱马丁 一句话感悟:数字化教学是破解教育不平衡的利器之一,也是保证学生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利器之一。 今天在...
    爱马丁阅读 636评论 0 1
  • 在现今的高中语文教材编排当中,文学作品的数量已明显地居于主导地位,体现着语文教育界对文学教育的重视,也昭示着文学作...
    晋梅一枝香阅读 957评论 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