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和烂人计较十有九输?
因为烂人是没有底线的,他也要把你拉入这个没有底线的战场。
你想要底线,就输掉这场战争,不要底线,输赢未知,但最起码你先失去了底线。
就像尼采在《善恶的彼岸》中所说:
“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因此,你和烂人计较,多半的结局是输。
2,抑郁症总是胡思乱想怎么办?
很多抑郁症的朋友会面对一个困境——反刍思维很严重,关于反刍思维学者定义的反刍思维表现为人面临痛苦情绪时反复思考情绪本身的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对解决问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加重痛苦情绪,是一种消极的思维方式。
说的通俗一些就是止不住的胡思乱想,很多朋友也会咨询总是停不住胡思乱想该怎么办?
我这里给大家一个技巧,就是专注当下的方法,比如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做什么心就放在什么上,如果有要思考的东西,每天安排固定时间静坐后闭目专门思考,没有要思考的就静坐(平时也可以)让大脑休息,自发运行,不去干扰。
总结起来就是:顺其自然念起不随,为所当为转移注意。做原来的事就行。
坚持方法去做,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慢慢摆脱止不住的胡思乱想!
3,答应了的事迟迟不行动,真的是因为孩子“懒”吗?
父母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孩子答应得头头是道,但就是迟迟没有行动。
这往往会激起父母的愤怒。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明明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知道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行动起来就那么困难呢?
“懒”,是父母对此给出的解释。这可能是部分原因,但也许不是问题的核心。孩子不行动,不代表他不想改变,甚至恰恰是因为他想变得更好。但是他害怕面对真实的自己,如果全力以赴了还是没有做好,没有学好,那就会证明是自己的能力不足。“懒”是个很好的保护伞,相比于能力差,他更愿意接受父母这样说:要不是他“懒”,他一定可以做得很好。
父母们需要思考的是,是否传递给孩子太高的期待,超出实际能力的高期待带来的高压力会让孩子裹足不前。分解目标,是分解压力的好方法,孩子也更容易在完成一个个小目标里收获自信。而信心,会促成他们进一步的行动。
4,自恋型母亲只在乎自己以及孩子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从不在乎孩子的感受。比如她会强烈要求孩子出门必须穿某件“好看的”衣服,即使那件衣服孩子不想穿,因为实在是很不舒服。比如家庭聚会上,要求孩子一定要英俊潇洒,知书达理,喜形于色,热情开朗,必须拿出最好的状态,而忽略孩子那段时间正经历情绪的低谷。
表现在学习上,自恋性母亲对孩子的期待可能会超过孩子的实际能力。对她来说,孩子成绩好坏的意义,还体现了她是否是个好母亲。她没有能力把自己和孩子分离,孩子好,就是她的荣耀,孩子不好,就是她的“耻辱”。
不能被无条件接纳的孩子更容易自我否定,怀疑自己的价值感:父母接纳我是有条件的,不只是因为我就是我,而是我必须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5,孩子发生语言障碍,眼神呆滞,行动迟缓,不愿意探索外部世界,无法跟人互动,总是缩在父母身边,一丁点不如意就歇斯底里暴怒。妈妈几乎24小时陪伴孩子,为孩子各种付出。
我见过好多例这样的亲子关系。无一例外,妈妈没有自己的中心,注意力几乎时时刻刻扑在孩子身上,严重跟孩子共生。
然而这些妈妈,普遍觉得自己是在给孩子充分的爱与自由。几乎所有事情都尽力顺着孩子、满足孩子。
其实只要问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孩子,比如孩子跟爸爸单独出去玩几天。这几天妈妈自己的日子,还能安排得有滋有味吗?
共生的核心有两个,以供自检。
1)、父母一直妄想操控孩子的情绪。亲子关系中,为孩子做事情的心理动力是:我应该可以做XXX,使得孩子不会哭,不会有情绪,不会有创伤。
2)、自己不去直接体验自己的人生,什么事情都要经由孩子去体验,这就是寄生。打个不恰当的比方,鬼没有自己的身体,得附体别人才能体验活着的感觉。
比如吃饭,父母不专注于自己盘子里的食物,不能专心品尝食物,而是时刻盯着孩子吃了几口,仿佛看着孩子吃饭,就等于自己享受到了食物。
比如社交,父母觉得自己不擅长跟别人交往,到陌生环境里很局促,于是躲在孩子背后,拿孩子做“社交话题”。
比如出门。如果不带着孩子一起出门,不是为了带孩子去XX地方,妈妈自己连下楼的心气都没有。
如实的去观察事实本身:我活得自在吗?孩子活得开心吗?如果我每天很焦虑,孩子时常眉头紧拧,明显很多愤怒不满,那这肯定不是爱和自由,这是严重的寄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