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乐心
爱情故事总会有两种结局:唯美伤感的爱而不得或甜美的有情人,终成眷属。
而看过《长日将近》,又名《告别有情天》。内心极度压抑,有一种为男女主人公深深地惋惜。是什么能让一个人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一辈子甚至两辈子的代价,而忠心耿耿,至死不渝。
《长日将近》这部影片是日本作家石黑一雄小说改编。故事是二战后,一个显赫的英国爵侯公馆里,一个男管家用回忆的方式,借战争后的背景,借这个公馆家屡次举办的重大会议作铺垫,讲述这个叫史蒂文的男管家在这个公馆里前后服侍两位老爷。一生中,新任馆主批准他,仅有的六天假期,他去找寻那段失去的爱。
一路上,他打开思想的闸门,回忆总是那么甜美而伤感。在公馆第一任老爷掌权时,一起跟他共事的女管家。肯顿小姐,精明能干,操持家务和安排琐事,雷厉风行,有条不紊,甚至在处事方式上比史蒂文更灵活。起初,史蒂文与肯顿小姐开始有些小摩擦,在相处日子渐长后,善良的肯顿还是暗暗打动了史蒂文。尽管肯顿一再流露真情,举手投足泄露自己的爱意和倾慕。但每到动情关头,史蒂文都隐忍自己的情感,对肯顿的爱化作一段埋没在静默中的故事。
肯顿终于无法耗费掉自己的青春,在无望的等待中忍痛告别公馆。选择了嫁为他人妇,而这是一个自己不爱的人,两人常年分居。时光荏苒,二人再次会面,已是二十年后,史蒂文依然独身,肯顿即将做外婆,她的女儿怀孕了。特意来找肯顿的史蒂文,隐忍多年的思念和爱意仍然说不出口,这浓浓的情,在握手告别,依依不舍中,竟然是一句言不由衷的祝福……
造成爱情悲剧的也有社会的原因。英国社会对管家阶层要求甚严,要求管家全身心投入。所以很多男管家和女管家如果决定结婚就辞去工作。结果如史蒂文斯所言,“这类婚姻事件若是发生在地位较高的雇员中,对工作就会产生极具破坏性的后果”。因而鉴于对工作的极端忠诚,史蒂文斯选择不结婚。而肯顿作为一个正常的女人,选择了婚姻,就辞去了她热爱的管家工作。由于以上性格和社会的原因,史蒂文斯和肯顿的爱情注定了无望,成为一场悲剧。
为什么不能给自己一个选择呢?史蒂文的父亲将自己的一辈子都献给了爵侯家,直到死的时候,儿子却忙于应对重要会场重头嘉宾,无法分身。是女管家肯顿替他给父亲最后合上不瞑目的双眼。我觉得这是一种愚忠,一个不顾亲情,抛弃爱情的男人,首先他就是一个冷血动物,一个没有正常伦理道德,没有七情六欲,将自己死死固定在一个冰冷的牢笼里,美其名曰叫"这是我的选择"。
不选择,其实就是选择了不选择,人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甚至是永无止境的炼狱。史蒂文不是没有选择,他可以有两个选择:
第一,他可以以大管家的身份给老板提出合理改革。允许公馆里的高级雇员在此安家落户,这岂不是免除了精英流失的隐患吗?如果史蒂文当初和老板谈判,透露自己和女管家的情投意合,请老板批准他们永远以公馆为家,结为夫妻。老板算盘一打,一下子稳固了两位得力干将,没准就破例了!什么事情,不尝试,不换位思考,怎么知道它的结果不会是扭转乾坤呢?
第二,这史蒂文即使不做结婚打算,至少也不用活得那么的憋屈吧!完全可以浪漫一下,只当是调节一下紧绷的工作状态。两个镜头,我都想看到他作为英国绅士,应该骨子里有点情趣呀!肯顿送花到他的住所,那柔软温和的灯光下,史蒂文松软地躺在沙发上,对着一本书暗自偷笑。肯顿走过去,逼得很近,一再调情,戏谑地调侃说书里的内容肯定是浪漫情感故事。直到肯顿去夺书,已经把他逼到墙角斜靠,却任肯顿从怀里抽走了书。史蒂文竟然说,为了提高英文水平,说勋爵家书柜是没有低俗书籍。他明明是在极度掩盖自己的慌乱。这时候,如果一把将肯顿拥入怀中,轻轻吻一下她。给一个多情有趣的女子一份情感慰藉,何尝不可。
他听说肯顿答应了别人的求婚,即将离开公馆,其实他是极其不舍,内心狂乱的。他一向谨慎,却不慎摔破了珍藏好酒。他蹑手蹑脚,一反往日绅士风度,直接推门进入肯顿房间。对着泪流满面,痛苦万分的所爱之人,没有安慰,却仍然是词不达意的工作话题。他明明可以换一种方式挽留肯顿,只要一句话就能永远留在身边。可以说:我给不了你想要的婚姻,如果你愿意留下,我们做一辈子的情人,互相守候彼此。
错过了,永远回不来!不是所有人都能待在原地等你。爱要说出来!放过自己,才能放过她人。囚禁自己的从来都不是他人,而是自己不愿跨出的自己。走出去,才是一片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