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类都患有一种“疾病”。它剥夺了我们三分之一有意识的生命,这种“疾病”就是睡眠。
19世纪晚期,灯亮了。电驱动的光带来了现代化,驱散了黑夜的危险,人类接受的光照时间从10个小时逐渐延长到了16个小时。这改变了人类的睡眠模式,我们开始以健康和“昼夜纪律”的紊乱为代价换取更多清醒的时间。
据统计,中国人晚睡的最大原因是娱乐社交。70后睡前最爱游戏和阅读新闻,80后睡前喜欢购物和聊天,90后的睡前时间花在视频和音乐。除了个人娱乐之外,还有1/3的晚睡是因为加班和工作应酬。工作的时候,睡眠是原罪,要想尽一切方法对抗睡意。看看近年来咖啡在中国消费量的增长速度就知道了。
“伟大的人物睡得少,睡得多被视为懒惰和失败”的文化观念也让我们必须克服睡眠这一生理需求。难怪有人自嘲说,我们半夜工作,不是因为效率高,晚上才有灵感,而是因为白天碌碌无为引发的愧疚感。
如果说,一个人服老,是从不熬夜开始的,那么,熬夜晚睡,或许能代表人类间接追求寿命延长的愿望。
早期对于睡眠功能的研究,都是通过简单粗暴的睡眠剥夺试验测试出来的。譬如目前睡眠剥夺的世界纪录是264小时12分钟,是1964年一位17岁的美国高中生在斯坦福大学睡眠研究室的工作人员陪同下完成的。
在长时间不睡觉的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一般前三天能保持正常,从第四天起就会出现精神症状,对一些很平常的事情情绪极端,或捧腹大笑或掩面哭泣。到了第五天,开始出现歇斯底里的症状,第九天就成为了一个类似精神病的患者。
所以,至少从生理反应看,睡眠似乎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技术进步一点点挤压了人类对“睡眠”的依赖。能有效缩减睡眠的亢奋药,给了人们新选择——依赖睡眠还是依赖药物。
很多美国高校学生会在临考前服用的莫达非尼(Modafinil)和阿莫达非尼(Armodafinil)这样的亢奋药。这些亢奋药能有效的恢复大脑疲劳,解决因缺乏睡眠引发的反应迟钝、信息处理能力降低、注意力涣散等问题。
特别是莫达非尼,由于没有咖啡因和安非他命带来的神经过敏、紧张、精神崩溃等副作用,其作用一度被渲染得神乎其神。需要维持长时间专注工作的夜班工人、飞行员和货车司机都将服用莫达非尼作为安全选择。
以至于有人评价说,如同避孕药将性从繁衍后代中剥离出来一样,亢奋药让人类逐步摆脱必须遵循自然的动物性。
亢奋药物效果显著,但真的没有问题吗?
美国空军在对待亢奋药物这件事上一直有着比普通人更积极的态度。毕竟在军事上士兵的清醒警觉,像食物和弹药一样被视为重要资源。所以,美国军方也是最早在24小时空战中使用莫达非尼和右旋安非他命的那群人。
在五角大楼高级研究计划局的牵头下,好几个科学实验室都在尝试发明无睡眠技术,他们研究的方向包括神经化学药物、基因疗法等技术。但是他们发现,大部分干预睡眠的手段都会给认知能力和精神状态带来负面影响。这其中也包括之前被认为很安全的安非他命、莫达芬尼等药物。
2002年4月17日的事件,美国空军少校哈里·施密特由于亢奋药物的影响产生了误判,将正在演习的加拿大士兵误认为“塔利班目标”,开火导致4人死亡,8人重伤。 这种以生命为代价的惨案最终使美国军方禁止了安非他命。
既然亢奋药无法代替睡眠,反而因为剥夺睡眠产生了代价,人们便转而改变策略,追求“效率”,就是在更短的时间内浓缩睡眠的所有功能。譬如,作为美国国防部研究项目局的研究伙伴之一的“先进脑监控”公司(AdvancedBrain Monitoring)就专门为军事人员开发了一种名为“索姆尼奥睡眠训练器”(Somneo Sleep Trainer)的面罩。
一般情况下,人的睡眠包含着多个90分钟的大脑活动周期,当你入睡后,脑电波变慢,从浅睡眠到深度睡眠,这个面罩能够让士兵从浅睡眠迅速进入深度睡眠,提高睡眠效率。
此外,它还会屏蔽掉环境噪音和视觉干扰,并对眼部周围进行放热,达到助眠效果,特别是在接近唤醒时间前,面罩还会发出蓝光,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让士兵在醒来后不会因为短暂的睡眠而有眩晕昏沉的感觉,所以这个面罩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让士兵在移动的睡眠环境下抓住一到两个小时进行战略性睡眠。
剥夺睡眠一直是士兵们必须要经历的耐力训练,4小时,甚至不足4小时的睡眠被当作一种意志力的训练。特别情况下,还会配合膳食,将营养补充剂如Ω-3脂肪酸加入到伙食中来增强士兵的注意力,以保证士兵能够在48小时内不眠不休地执行任务。
“战时清醒主义”对睡眠的探索,虽然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却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已经证明,慢性睡眠的剥夺具有累积效应,对人的脑部带来了永久性的损伤。
例如,“枪炮休克症”(Shell shock)就是由于缺乏睡眠、战时高度精神集中,对大脑周围高度敏感的肌肉纤维造成了损伤,在炮弹爆炸对周围的造成的暂时性真空,气压变化的诱因下患上这种病,从而产生一系列精神失常和生理上的严重症状。
但这些无法阻止人类想尽一切方法彻底摆脱睡眠的需求。两名麻省理工学院的电气工程师开发出一种可以让电流穿透骨头和头颅的产品,这种产品能够达到醒神的效果,并能帮助人拥有更高的睡眠质量。
这种用电流刺激大脑前额皮质的方法,已经成为现在流行的抗睡眠研究方向。一种叫做tDCS的直流电刺激技术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前景、也相对成熟的技术。这种技术能穿透颅骨最薄的地方,通过对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施加交流电,达到刺激大脑的作用。
这种电流十分温和,起初会有轻微短促的刺痛感,之后就不再会有任何不适。测试的结果也同样喜人,在半个小时的应用治疗后,被试者感觉精力充沛,拥有了双倍的学习效率,在随后的睡眠中也变得更沉,清醒周期更短,深度睡眠时间更长。
目前为止没有发现这种技术对大脑有副作用,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批准了相关的治疗设备。而且,tDCS技术的实现也很简单,可以仅仅只用到几根电线、电阻、稳流器和一个9伏特的电池,就能对自己的大脑进行刺激治疗——像喝咖啡一样简单。
于是,一些人不顾专家对擅自DIY可能对大脑造成损伤的警告,对这项技术需要的设备自行拼装,并在Youtube和Reddit等网络上上传视频或者探讨自行经颅直流电刺激的方法和经历。
从早期基督教因茶叶使人精神亢奋,有违“理性”而禁止饮用茶,到现在人类随意摄入咖啡因、使用药物来对抗睡眠,甚至提出了“神经科学整形术”从根本上将睡眠这个需求从人类身上剔除,未来的人类,或许真的可以完全不受自然光照变化的影响,保持清醒,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