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看过一部情色电影,至今记忆犹新,剧情大概是这样的:
一书生到一家殷实的富家提亲。那家老爷见其相貌堂堂,仪表非凡,便一口应允。这书生见其小姐长的漂亮,心生爱意。从此,如胶如漆,缠绵悱恻,日夜云雨。如此,一年有余。后老爷见其淫秽,恐误书生仕途,迫他离家赴京赶考。书生与小姐吻别时,互诉誓言,不负对方。
在赴京的路上,书生欲壑难填,思妻难耐,便桃代李僵,一路寻花问柳,或闺中之少女,或他人之妇,唯色而已。那独守闺房之小姐,同样日夜思念,欲壑难填。结果勾引婢女之夫,以之苟且,以之私奔,终难逃命薄,被卖入妓院。一日,书生无意逛进那妓院,夫妻相遇。小姐见到自己的丈夫,羞愧不已,悬梁自尽。
这部电影让我惊讶,让我沉思。我思考里面的“灵”和“肉”。思考里面的两情相悦,却终究抵抗不住两地隔绝,以至情淡,遂至情绝。
我们从小接受的爱情观的教育是“以灵为上”“两情若是长久时,又且在朝朝暮暮”。这是多么理想的爱情观!可惜的是,这也是并不切实际不够全面的爱情观!人们经常忽略了“肉”的存在与作用,而“肉”又是多么地重要!这种爱情观是错误的,更是不近人情的。所以书生寻花问柳,戴“绿帽子”,小姐苟且私奔,羞愧自戕。
但是我们被它洗脑了,死心塌地地接受它,实践它。也许有人在实践中发现了它的不真实性,却仍然自欺欺人地“尊之以师道”。这是中了“圣洁的玫瑰”的毒。我们中毒而不自知,而等死,或自知,却甘心“殉道”。我们是多么的可怜呀!
“灵”与“肉”都是同等重要的。抱着理想化不放的崇灵的自欺欺人的人却不肯接受。他们看不起“肉”,认为那是淫秽的、肮脏的、低级的,而“灵”是高尚的、纯洁的。所以他们持“贬肉褒灵”论。他们认为灵跟肉是该分开的,所以他们又持“灵肉二元”论。但是他们都错了。
“肉”并不贱于“灵”,“肉”“灵”更加是不分家的。大师级的学者李敖曾言:“有肉才有灵,有灵才有情。”有谁会对性无能者或性冷淡的人产生多么深的爱情呢?若有,那爱情也必将是短暂的。他们摆脱不了“肉”的存在,没“肉”存在的两性生活的痛苦无疑让人怒狂不已,最终会走向“割爱”。
世人用他们理想化了的爱情观来审视他们的爱情,常自欺地认为自己的爱情是灵魂上的,是“形而向上”的,少含乃至不含肉体上的元素。他们看不起“形而向下”的爱情,认为自己的爱情该是“灵”多于“肉”的。十九世纪的英国诗人勃朗宁拿出了人类第一架“天平”给“灵”和“肉”进行了称量。
他有句美丽的诗句:“……灵之于肉,并不多于肉之于灵。”(……nor soul helps flesh mose ,now,than flesp helps soul)。这是多么漂亮的话。“肉”从此才翻了身,才平了“反”。他又说:“肉乃是愉快象征,是可以给灵来做漂亮的“玫瑰网眼”的。”勃朗宁才是智者,他给人类的灵肉说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最完美的爱情当然是“灵”“肉”结合的爱情,缺一不可,缺一就可能产生情变。有时“肉”对于爱情的维持与巩固更甚于“灵”。巴尔扎克云:“夫妻间关系的和睦取决于初夜。”世人毕竟是凡人,不是神仙,不是清教徒,他们的爱情终归要回归到现实,回归到自然的情欲。在情欲的冲击之下,“纯灵魂”之理想安有完卵?
爱情的延续,爱情的坚贞不渝,爱情的情坚石穿,必基于灵肉之完美结合。
爱情的沃土是连成一片的,或是一点的,是“一种相思”,它没有任何东西隔开,没有“两处闲愁”。分隔两地的爱情将是空谷残香,劳燕分飞,流水落花。很少有人能逃出这个定律,这个魔圈。因为情人该是同赏繁星,共聆虫声,风雨同嬉,执手于山之崖海之巅的。